齐鲁晚报网

“渐冻症”女博士,献出了“活着的意义”

       娄世强
  在生活中养成助人与奉献的习惯,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自然而然地就会做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抉择。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事越来越普遍,美德与善意的良性循环也就形成了。

  “渐冻症”患者娄滔,感动了无数人。那篇由护士执笔,述说“活着的意义”并决定捐献器官的遗嘱,在网络上热传,让人为之动容。在新闻报道里,娄滔有很多身份,她是对知识孜孜以求的北大博士,她是热情乐观又处处顾及他人的邻家女孩,而在此之外,她更因身为一名“器官捐献者”受到敬重。
  作为人类医学进步的成果,器官移植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这项医学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广泛应用,始终建立在互助与奉献的精神品德之上。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像娄滔一样的“器官捐献者”,许多人才得以恢复健康、延续生命。如果说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度被视作未来幸福的支柱,那娄滔们则以令人感动的抉择提醒着人们,精神世界的诸多美德,是这个世界走向美好所更加不可或缺的。
  或许是因为屡有类似的捐赠事例见诸报端,娄滔捐献器官的举动显得有些“平凡”,殊不知,如果没有奉献自我的内在精神,这是一项很难做出的决定。按照国家卫计委201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每百万人中捐献器官的还不到3人,平均每月就有36名患者因等不到器官而离开人世。在有些残酷的现状背后,是传统的身体伦理,换句话说,也只有以自我奉献的精神克服延续了数千年的旧观念,捐献器官才会落实到行动中。人们之所以看到娄滔的遗嘱并为之“泪目”,正是被她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所幸,像娄滔一样愿意从奉献中寻找“意义”的人越来越多,互助与奉献的精神在不断地传递着。娄滔的母亲就在采访中表示,她将来也打算捐献器官,很多网友也在留言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愿。的确,目前的捐献率还不尽如人意,但要知道,器官捐献事业在中国还只是个“婴儿”。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项事业的伟大之处,内在的奉献精神便会转化为行动,就像娄滔在病中所叮嘱的,“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娄滔的最后嘱托,让人充分感受到一名器官捐献者对社会的责任感,从她生前的举动以及周围人的描述来看,她能做出这样的抉择是顺理成章的。她是叮嘱父母“坚强地、微笑着活着”的好女儿,她是“讲义气、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在周围人的描述中,娄滔为他人付出很多,却极少索取什么,友善与奉献已成为生活的习惯。如果说普通人能够从娄滔的故事中得到点什么的话,不妨学习她的待人友善、乐于助人,在点滴中滋养奉献的精神。
  在生活中养成助人与奉献的习惯,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自然而然地就会做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抉择。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事越来越普遍,美德与善意的良性循环也就形成了。众所周知,器官移植技术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离不开达到一定比例的、愿意捐献器官的具体的人,而整个社会的更大进步,同样离不开互助与奉献的精神基础。这或许就是娄滔一直都在寻找的“活着的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