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老烟台盔头匠

   □毛贤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日军侵占烟台前夕,烟台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众多的手工艺人,虽文化程度低,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老半半堂戏装盔头店的盔头匠人就是这样的能工巧匠。
  “老半半堂”原来只是个药铺的名称,取“半积公德半济世”之意。创始人曲福厚先生是黄县(现龙口市)下观傅家村人,酷爱京剧,偶尔也会粉墨登场,算是资深“票友”。他手特别巧,什么营生一看就会。最初是为了省钱,务农闲暇时,做些演戏用的服装道具自娱自乐。后来做多了就拿到集市上卖,并访师求友,不断地学习深造。
  戏曲演员演戏时戴的帽子统称“盔头”,因为剧种不同,盔头的式样也是花样繁多。有的名角还会自出盔头式样,花色更加繁杂,如昭君盔、蝴蝶盔、萧何盔,俗称改良盔头。盔头工艺复杂,制作技术难度很大,主要工序包括摹样、捻条、捏条、抓胎、上胶、上漆、贴金、点翠等15道,此外还有做绒球、搓发、上珠穗等辅助工序。
  民国初年,曲福厚在烟台天仙戏院西侧(后为“福禄寿”影院)租了两间门头房,开起了“老半半堂”戏装盔头店,主要制作戏装、道具。1931年,因业务不断扩展,店面迁到了儒林街61号,产品不仅畅销胶东各地,还远销唐山、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当时北京、上海的盔头店都是从其他手工作坊买回绒球、珠穗做配套,而“老半半堂”除珠子不能生产外,其余全是自己手工制作。行里人一提到老半半堂家出品的戏装盔头,那可谓“窗户眼吹喇叭——名声在外”。“老半半堂”不仅为烟台的戏班添制行头,还曾为来烟台的尚小云、金少山、张少甫、高百岁等京剧名角添配戏装、盔头、道具和刀枪把子。后来,“老半半堂”还到青岛、潍坊开过分号,成为山东最大的戏装店。直到1958年3月,曲家一家11口人加入了烟台戏衣锦旗合作社,从此“老半半堂”这家老字号不复存在。
  “老半半堂”起初做绒球只能做一种颜色,可顾客要求带花色的甚至是太极图案的绒球,这可让店里的工匠犯了难。须知当年学手艺不容易,手艺人有句话说“能帮五吊钱,不帮一句言”。这“一句言”就是技术的窍门,有绝活的人只教儿子,不教女儿和女婿。因为艺不外传,在本地学不到,所以只好去外地偷艺了。为攻克技术难关,“老半半堂”曾派工匠两次到北京,三次到上海去“偷艺”,回来才掌握了做绒球的技艺。
  上世纪50年代初,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来烟演出,“老半半堂”为他制作了祭孔古典舞蹈中用的翎剑、鹤鹿及牌穗子等细小道具。尚先生演出时对道具很满意,高兴地说:“没想到在烟台这小地方,也会有人做出这种不常用的道具(指翎剑),而且做得这么好。”并把自己的照片,亲笔签名盖章,赠给“老半半堂”做纪念。上世纪90年代初,我写回忆文章时,问曲长运先生能否找到尚小云的照片,曲师傅说他保存多年,可后来在“文革”中辗转流失,不由让人感叹唏嘘。
  1961年秋,我在盔头车间干临时工,看长运、长洲、喜彬曲氏三个亲叔伯兄弟做盔头,真是艺术享受。做盔头先要画出样子,这三人都有绘画天赋,只见他们手执饱蘸墨汁的毛笔,信手拈来,落笔成趣,旧报纸上就出现了龙、凤、云彩、日出、海浪等动物或风景。然后,把四层浅黄色的马粪纸叠在一起(老烟台人土语称为纸背子),把样子铺在上面,放在特制铺有软泥的小盘子上,用刻刀刻出来。刻时要有技术,这4张马粪纸展现的图案才能分毫不差。然后把铁丝抻直,按一定的长度截开,缠上筋道又柔韧的纸张(行话叫条子),加湿化好胶,再用钳子和条子粘在马粪纸上,一个盔头的雏形就出来了。
  等到上了色、描金点翠之后,你再看那盔头:皇帝戴的皇冠美轮美奂、金光闪闪,娘娘戴的凤冠朱环翠绕、雍容大气,小贪官戴的帽翅摇摇晃晃,还有武将戴的威风凛凛、仪表堂堂的大额子、小额子……盔头多达百多种,谁能想到都是曲家能人用废报纸、马粪纸、铁丝这些廉价不起眼的材料做的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