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立足“十最”,让群众满意度达到极致

    本报评论员 王学钧
  昨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打造“十最”政务环境 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一揽子确定十个方面三十三项改革任务,倾力打造就业创业门槛最低、市场主体负担最轻、有效投资空间最广、公平营商环境最优、企业群众办事最快、政务平台功能最强、窗口队伍形象最佳、改革评价效果最实、体制机制保障最好、督查问责措施最严的政务环境。
  这是一场雄心勃勃的“放管服”改革。早在去年7月,济南市就推出了《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对“放管服”改革做出一系列部署。如今推出“十最”,则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一系列举措,把来自中央层面的制度安排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有助于构筑一条连接顶层改革善意与基层群众满意度的桥梁。
  今年6月,在国务院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将今年“放管服”改革的重点概括为“五为”,济南此番推出的“十最”堪称对“五为”的最好诠释。“十最”所包括的十个方面,都是密切关乎群众利益的,比如“创业门槛最低”“公平营商环境最优”,这是着力于大环境的营造;比如“窗口队伍最佳”“政府平台功能最强”,是为老百姓办理具体事务提供方便……很明显,“十最”的直接目的是以更高的标准优化政务环境,让群众在跟政府打交道时,享受到极致的服务。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此时提出“十最”、处处把“最”作为目标,是有现实基础的,也是一贯的。毋庸讳言,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严重制约了济南的发展,影响了济南的形象。现实正激励着济南寻求改变。也正因如此,以去年1月的“千人大会”为标志,济南开展了“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提出“十最”,则是认识到了优化政务环境“永远在路上”,不仅之前的成果需要巩固,更要为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新要求、注入新动力。须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社会公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政务环境的打造上,地方的决策者就应当具备工作追求极致、用“最”要求自我的决心与毅力。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十九大报告已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指明方向——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如果说“最优”“最好”这样的字眼极致表达了改革愿景上的志存高远,那么,《意见》中反复出现的“今年年底前”则充分体现了改革推进上的只争朝夕。让我们期待,“十最”能如愿达成“最实”的成效,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立标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