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好儿媳诠释孝道 用爱撑起一个家

  张雪芬给婆婆马爱荣喂饭。
     本报记者 李德领
通讯员 王学孟    

  如今,不少家庭因婆媳关系闹得不可开交,而她却以一个“好儿媳”“乖女儿”的双重情怀,悉心照料生病的婆婆并用自己的柔弱之肩撑起一个多难的家,她的一言一行在乡邻间传为佳话,而她却说:“婆婆身体有病,照顾好她是我应该做的,这也是一个儿媳应有的本分。”她就是成武县九女集镇鹿楼村的张雪芬。
婆婆突发重病
她辞去工作回家照顾
  2014年的春天,张雪芬的婆婆马爱荣忽然感觉手指收缩、无力,在老伴刘绵生的陪伴下,马爱荣先后去单县、菏泽等医院诊治,均被确诊为颈椎病,经过针灸、按摩及多方面护理,住院十几天后医生吩咐出院回家疗养。时至一年后,马爱荣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愈来愈重。
  当时,远在江苏工作的张雪芬和丈夫刘长福闻讯老人病状后,决定让其来江苏诊断治疗。夫妻俩四处求医,对病因做多项检查,诊断结果是肌肉萎缩症。
  2015年底,马爱荣吃饭时手用筷子都感觉费力,行走起来更是艰难,病情持续加重,渐渐的身体不能动弹,几乎成了植物人,打针、喂药、按摩、吃喝拉撒全需要人照顾。见此情景,张雪芬做出了一个大胆选择,她征得丈夫同意后,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担起了回老家照顾婆婆的重任。
  时年28岁的张雪芬有两个孩子刚上小学,10多亩责任田主要由公公来种,由于大姑姐和一个小姑子均已成家,考虑到其照顾老人往返途中不方便,张雪芬承担起照顾婆婆的治病、吃饭、起居等事项。为了期盼婆婆病情有所好转,她买来了轮椅,从各方面引导让其尽可能地多活动一下身体。在家庭本来不太富裕的情况下,特意为婆婆购买了空调、洗衣机、投影仪、豆浆机、水果榨汁机及一些高档饼干、水果等,尽可能让婆婆生活得舒适。
每天将闹钟定在5点半
每顿饭必须分两次做
  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11月,张雪芬年过花甲的公公刘绵生突发脑梗塞住进县医院,幸亏诊治及时,没有落下后遗症。住院一周时间里,张雪芬一边在家照顾婆婆和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边抽空前往医院看望公公,跑前跑后,取药拿针,打水端饭。
  张雪芬每天都将闹钟铃声设置在早上五点半,由于婆婆的消化功能逐渐退弱,加之神经刺激舌部进食有所困难,不能和家庭其他成员的饭菜同吃同饮,至使每顿饭必须分两次做,婆婆的每顿饭都是由张雪芬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小汤匙慢慢地喂,饭凉了,再加热,烫了,用筷子搅搅继续喂,张雪芬每次俯着身子喂饭得一个多小时,常常累得颈椎、胳膊酸疼麻木。
  平日里给婆婆梳洗、做饭、喂饭等,已成为张雪芬的“规定动作”,婆婆大脑思维正常,听力不错,但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相互沟通非常困难,但张雪芬却习以为常,哪怕婆婆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让她理解得透,无微不至地做到老人的心坎上。
孝顺在村里传为佳话
全村人都向她学习
  因婆婆受病魔缠身,每隔几天病情突发严重一次,或周身抽搐,或嚎啕大哭。见此状状,张雪芬则立马跑进村卫生室请医生给予静脉注射,很快缓解其痛苦。“前些年,婆婆为了这个家起早贪黑没少操劳,现在我来照顾她,也是对她的一种报答。”张雪芬说。
  如今,张雪芬仍然一如既往地悉心侍奉着婆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家的真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媳的可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淳朴家风的亲情故事。
  她的事迹感染了村里的群众,“张雪芬孝敬老人的言行打动了我的心,也激发了我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理想。”村民刘学义深有感触地说。
  据该村支部书记杨德友介绍:“张雪芬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持家,孝敬老人的好儿媳,村里经常以她为例,向群众广宣传、多教育,也是因为张雪芬的事迹,鹿楼村专门建设了德善坊,让全村人都向她学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