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让爱作主,助人就是帮助自己

     前不久,走在济南一条小巷子里,我看到一副对联:“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对每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好子女。很荣幸的是,十年间,作为一名教育记者,我有幸见证了那么多家庭的教子故事,成功的或者遗憾的。2017年,我有机会组织、参与家庭教育活动,并帮助万千家庭一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而我,在这其中也收获了成长。

  本报记者 徐洁

未写就的“负面报道”
  一位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一个线索:一位妈妈找到心理咨询师说,她快崩溃了,老师在课堂上公开骂女儿“比猪还笨”。多年的新闻抓取经验告诉我,这将是一则自带流量的好新闻。最终可能会有这样的新闻见报:标题《老师公然骂学生“比猪还笨”》,讲述老师如何语言暴力、孩子如何受伤、家长如何愤怒,进而引发对教师师德问题的讨论。老师的行为会被指责,教育部门会对老师予以处罚,并出台“教师禁言××条”等的规定。
  然而,这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新闻又会对谁有帮助呢?老师可能会因这一句话失去工作,或许还会因为舆论压力失去对职业的信心,孩子可能会在屡次采访中再次受伤。这将成为新闻不能承受之重。
  报道最后没有写。在做了十年的记者后,我在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的每一篇报道、我与当事人的每一次交谈、我组织的每一次活动能带给新闻当事人什么?能给予我们生活的社会什么?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每个人也都可以来记录时代并发布于社交媒体。那么,记者这一职业还有价值吗?如果把自己等同于“吃瓜群众”,那么这一职业当然没有了价值。
让新闻变成附属品
  与其旁观,不如实际地参与、实际地帮助。2017年,我继续组织名为“慧爱父母学堂”的家庭教育活动,邀请真正高水平的家庭教育学者、专家,走进数十所中小学校,给困惑的父母带来有帮助、有实效的指导,帮助高强度工作的老师排解压力、疏解情绪。
  在济南一所热点小学的升旗仪式上,我发现,“小眼镜”特别多,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是导致近视的主因,在家中,大人都抱着手机不撒手,如何要求孩子呢?在完成了《家中放下手机,“小眼镜”才会少》的报道后,我与山师附小雅居园校区共同策划了“今天不开机”活动,就家长使用手机一事进行了校园调查,孩子们的话真实又可爱:“我觉得他们不爱我,爱手机”,“我真想把他们的手机卖了!”随后,我又撰写了倡议书,倡导家长利用周末两天放下手机,体验“无手机日”。
  活动后的周日晚上,是约定好的线上分享日。许多家长在QQ群中谈了感受,让我倍感惊喜。父母们说,很多次孩子跟我们说话,我们却在玩手机,这种忽视对孩子是伤害;放下手机后,我感觉孩子变乖了……
  整个过程中,新闻成了附属品,但每位参与者从中的觉察、收获和改变却实实在在,最后,呈现出的新闻产品也更加精彩。
用事例代替说教
  “教育记者”是我十年记者从业经历中最久的头衔,但每一年,总有新的发现、新的探索、新的方向。过去更多的关注教育政策、招考信息,如今我更多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每个家庭的能量,我把这种转变总结为从宏观报道到微观观察。
  2017年,我在《齐鲁晚报》手机客户端“齐鲁壹点”上开设了壹点号“慧爱父母”,与线下活动同名,意为智慧的爱。省城一所顶尖小学的校长对我说:“好孩子是家庭培养的,不是我培养的。”几年前,我采访山东省实验中学考上耶鲁大学的女孩,与她的妈妈交谈了一下午,试图解码家庭教育的诀窍,但发现这位妈妈在女儿的教育上毫无“刻意”,几乎是空白。
  2017年,我集中采访了多位各地高考状元的家庭,探寻探讨学霸父母的教育之道。我欣喜地发现,这些优秀孩子经历的家庭教育的确有规律可循,我期待自己在来年能有更深入的探索、更广泛的传播,启发更多的父母,也让每个孩子的成长得以绽放。
  前不久,一位老师问我,如何策划活动,才有新闻价值。我说,最重要的是活动中有没有“真教育”,老师不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媒体不是为了写稿而写稿,如果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对别人有帮助,那么,一定也是帮助了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