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为学汉语,学生不惜转学

     “谁是8号?”“我是!”“你的身体哪里不舒服?”“我发烧感冒了。”在比什凯克95号中学,九年级的学生正在语音室上汉语课。这是一个情景教学,通过医生和患者的对话,完成短句和生字的认识。在朗读完对话之后,老师还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对话,就像是中国的英语课一样。
  95号中学是烟建集团承建的中国援建学校,去年9月开始招生。原计划招收600名学生,可报名太过“火爆”,挤进了1800名学生。而吸引比什凯克学生就读的,一个是学校完备的设施:有包括语音室在内的9个专用教室,还有礼堂、篮球馆和食堂等。
  而另一个吸引这些学生的因素,是这所学校将汉语作为必修课。灭地娜是这所学校十年级的学生,学习汉语已有半年的时间,现在能用汉语做简单的对话交流。她居住在学校附近的西南扎勒小区,原先在另一所学校就读。“得知建了新学校,我就转学过来了,不仅可以在宽敞的教室上课,还可以学习汉语。”记者随机采访了三名学生,他们转学来到这所学校的原因都是学校开设的必修汉语课程。
  据汉语老师Aiara介绍,学校接收二至十一年级的学生,二至四年级每星期两节汉语课,五至七年级每星期三节汉语课,八至十一年级每星期四节汉语课,都是固定的必修课程。十一年级上完,就意味着学生要进行国内的高考。而灭地娜的梦想就是中学毕业后,去中国留学。
  Aiara说,一般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小学里,俄语、吉语和英语是必修课程,不少学校还开设了第四门外语课程,比如汉语、德语、法语、土耳其语等。灭地娜的很多朋友就专门去学德语、土耳其语的学校就读。但在这其中,汉语占据着相当比例,在比什凯克市,就有十几所中小学开设汉语必修课。
 本报记者 陈玮 张阿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