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不是不明白“偶像”变化快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如果你不知道王菊是谁,恐怕在朋友圈已经成了“菊外人”。最近通过某网络综艺节目突然成为娱乐圈爆款的王菊,因为“黑、土、壮”的形象和不加掩饰的野心与直率,成为又一个“全民偶像”。在网络上,王菊的粉丝们自称“陶渊明”,而非王菊的粉丝,则被称为“菊外人”。
  王菊的爆红,颠覆了之前女子偶像团体成员的许多概念,她不是靠颜值取胜,她不是一开始就被大众认可,甚至她不是最能唱会跳的那一个。王菊的走红,甚至已经超越了一款综艺节目的范畴,而是踩准了大众娱乐消费的每一个点:对传统审美范式的反叛,每一个草根渴望成名却无法成名的心理,甚至是网络语境中跟风的快感。
  除了网络环境里的狂欢,王菊成为娱乐爆款并无更多新鲜的内容,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草根形象的崛起,是那样的熟悉又陌生。比如2005年的夏天,一个叫李宇春的女孩在一个歌唱节目里引发的追捧,只不过,现在的“陶渊明”在朋友圈劝人为王菊投票,2005年那些自称“玉米”的粉丝们劝人用短信为那个叫春春的女孩站脚助威。
  如果说2005年的超女狂欢还有许多自发的意味,2018年爆款王菊的出现,这具有明显的“故事”的味道,在这个“故事”里,资本是主角,品牌、网络综艺团队是配角,成千上万的粉丝“陶渊明”,被叫做“流量”。既然是“故事”,就需要被设计,被引导。笔者认识许多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在过去的十多年,综艺团队导演组选择选手的重要标准,就是这个选手有没有故事。很早的时候,很多导演选择的是那些卖惨的选手,选手们的悲惨故事,成为了流量。到后来,选手们的“人设”成为卖点,通过粉丝们站哪一边,推动流量的成长。
  在王菊的这个“故事”里,小众的王菊成为大众的“偶像”,对资本而言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金钱,据说,推出王菊的某网络综艺,仅广告招商就达到四五亿。对制作方而言,这意味着一个爆款节目的出现。对于娱乐圈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网红的出现。对于王菊而言,她成为了那个网红,但不代表一个演员的诞生。
  在王菊的这个“故事”里,好像作为“流量”的粉丝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其实并非如此,“陶渊明”们在这个“故事”里并非一无所获,他们口口声声爱王菊,只是满足了他们的表达愿望。时至今日,网综选择爆款并没有突破“人设”的标准,王菊个性的存在,就像痒痒挠,挠准了大众娱乐消费的每个点。“陶渊明”们像之前的王菊一样平凡而普通,他们通过支持王菊完成一次娱乐狂欢,但“故事”就是故事,没有一个“陶渊明”奢望自己会成为王菊,狂欢过后,他们依然是颜值控,娱乐经济最爱的还是小蛮腰与大长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