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给力!4年财政投入顶以前20年

  现代化的弘德学校成为周边“最美建筑”。
  太行山路小学师生与俄罗斯到访学生互动。
  太行山路小学正在开展的中俄国际同步课堂。
   本报记者 潘旭业
  4年内财政性教育投入累计达162亿元,是2014年之前20年投入的总和;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38所,是2014年之前10年建设的总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4年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造出教育投入、学校建设的“西海岸速度”。同时,新区教育着眼于教育资源配置均衡、质量提高,向全国推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优三美”的“西海岸样本”,连前来考察的教育部长都为之点赞。
  4年内财政性教育
投入162亿元


  清一色的欧式建筑、干净整洁的校园、崭新的教室和餐厅、宽阔的操场……5月25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弘德学校,这所按照高标准建成的现代化的学校与周边老旧的村庄形成鲜明对比,成为该片区“最美建筑”。“仅仅在两年多之前,这里还只是一所村小,新建成的弘德学校2016年8月才正式投入使用。”校长徐玉红说。
  在西海岸新区,这种“最美建筑”近几年一直在快速增长。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6月3日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以来,新区4年间财政性教育投入累计达162亿元,是2014年之前20年投入的总和;以领先全市、高于全省的标准规划建设教育设施,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38所,是2014年之前10年的总和,创造了学校建设的“西海岸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仅2017年一年,青岛西海岸便有43项教育重点工程“挂图作战”,以领先全市、高于全省的标准建成朝阳小学、青草河小学、石雀滩幼儿园等12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3300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760个。开工建设海王路初中等16所学校幼儿园,完成19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改扩建48处中小学标准化食堂。目前,新区建成117所标准化食堂,惠及10万中小学生。

海洋特色教育
从幼儿园抓起


  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确定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这个向海而生的国家级新区,在海洋经济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打造海洋教育新名片——从幼儿园开始。
  “渔民为什么要在晚上出去打鱼,而不是白天?”“跨海大桥的柱子泡在海水里,会不会损坏?”日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孩子们提出的这些与海洋有关的问题连记者都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孩子们对海洋的认知,早已超过了仅仅认识一般的海洋生物的阶段,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
  “青岛西海岸新区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设置了系统的海洋主题课程,既包括海洋自然资源,又包括人文资源。比如每学期的第一节海洋课,我们会请来当地的老渔民给我们讲述海边的故事,用这些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学习海洋知识。”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邵瑜说,这些系统的海洋主题课程的设置,都是基于本地海洋文化,以热爱家乡为感情线索,激发、培养孩子们的海洋意识。
  据邵瑜介绍,从2010年开始,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便开始探索开展海洋主题课程教育,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获批,孩子们学习的范围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我们经常带孩子们到明月海藻科技馆、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被动房中心、海军公园等科普基地去学习,以前根本没有这些条件。”邵瑜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海洋知识,而且也加强了国防教育。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开展海洋主题课程只是西海岸打造海洋教育新名片的缩影。据统计,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创建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努力打造海洋教育新品牌,全区15所学校创建为青岛市海洋教育特色学校,8所学校创建为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创建为全国海洋教育基地。

中外学生
“空中”同上国际课


  “你好!”“你好!”日前,在太行山路小学录播教室内,伴随着中、俄不同语言的简单而热情的问候,俄罗斯彼尔姆市师生们灿烂的笑脸清晰地出现在教室内的大屏幕上。彼尔姆市第二中学小学部的老师为双方的孩子同上俄文课。俄罗斯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变戏法似的拿出的一个个教学道具,让太行山路小学的同学们感受着外教的魅力。
  在太行山路小学,这种国际同步课堂每周都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面对面地和俄罗斯、澳大利亚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你教我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知识,我教你中国的国学,在交流中互相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2014年下半年我们建成智慧校园系统后,2015年3月20日,与俄罗斯彼尔姆市第二小学学生实现国际同步课堂,3年来又先后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普尔特尼文法学校、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实现了国际同步课堂。”太行山路小学校长袁秀菊说,国际同步课堂可以有效缩短时空距离,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可以享受国际化的教育。这种超前的教育模式,在很多人看来很不可思议。“我之所以坚持让孩子们上国际课,并不是要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能学到多少词汇,掌握多少语法,而是要在孩子们6到12岁的这个年龄段里就埋下种子,开阔视野,增加自信。”袁秀菊说。  

一体化办学
教育部长点赞


  在高标准快速建设现代化学校,课程设置国际化的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2017年12月25日,全国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在青岛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亲自带队实地考察了西海岸新区的育才初中、凤凰岛小学后,将这种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总结为“一长两校,以强带弱”模式,对新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提出表扬。
  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弘文学校的校长徐玉红深有感触。
  2013年8月,弘文学校正式建成启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配套在全区都是超一流,但里面的学生70%都是原来村小的学生,父母大都是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教师则几乎全部是原来村小过来的。“刚开学不久,城乡学生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家长矛盾非常尖锐。很多城区学生的家长来找我,坚持不让孩子和村小的孩子放在一个班里,而且质疑老师的授课水平,要求调班、挑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玉红至今仍忍不住落泪。
  徐玉红深知,要改变家长的看法,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提出了“和合精进”的核心理念文化,以“和合”文化教育学生,同时邀请专家定期给老师授课,提高老师教学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该校首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弘文学校只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一个缩影。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26所,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46所,在校生24000人,教师3050人。如何实现这24000名农村学校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是摆在西海岸新区教育面前的一道真正的“考题”。
  “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全域统筹,坚持城乡一体,构建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西海岸方案’,立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局长于瑞泳说。这个样本,简单的总结为“三优三美”:即优先发展——最美的建筑是学校,优质教育——最美的获得是成长,优化师资——最美的职业是教师。
  近年来,新区坚持全域统筹、城乡一体,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着力点,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通过深化集团化、1+1联盟、跨区域合作等办学模式改革,建立了香江路第二小学与凤凰岛小学、实验初中与育才初中等一体化办学共同体,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破解了义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