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研学游,别只顾匆匆上路

   □本报记者 张九龙
  当下,要想找个暑假的最热词汇,想必非“研学”莫属。
  7月2日,2018中国曲阜孔子研学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这个暑假,祭孔朝圣、修身研学、“六艺”体验、《论语》背诵、考古寻源、古建技艺等文化教育活动将相继在研学旅游节亮相,让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少年领略儒家文化的魅力。
  说起研学,孔子是公认的祖师爷。孔子强调道德教化、修齐治平,主张德育以“行”为其出发点,靠“行”来检验。三十岁时,他便自己规划路线、寻求政府赞助,到朝思暮想的东周王城洛邑见老子、师苌弘、观周礼,来了场文化苦旅。晚年的周游列国,更是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成为研学的典范。
  走出校门、书斋,看看真实、鲜活的世界,知晓生命和生活形态的多样性,这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思考和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孔子之后,研学便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潇洒选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给中国人的心底埋下一颗憧憬诗和远方的种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孔子故里曲阜已有“修学游”的概念,不过那时形式比较单一。2006年,曲阜举办首届孔子修学旅游节,2016年起更名为曲阜孔子研学旅游节,成为全国首个研学旅游的专题性节庆活动。这年年底,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不久,研学以社会实践的身份被纳入了中小学生必修课程。
  早些年,研学不过是给旅游换了件马甲,仍旧是走马观花看景点、最后集合照个相的老套路,后来加入了参与体验的环节,终于有了“学”的味道。如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研学追求更高了,甚至主动为行程营造点“学术氛围”:近则来一趟名校之旅,排队几小时,走进名牌大学;远则走出国门,交上一笔令人咋舌的费用,让孩子在异国他乡的夏令营体验一把西式教育。至于研学效果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
  在我看来,一场成功的研学之旅倒不在于走多么远的路,而是在于带着头脑上路,边走边学边思考。当年孔子为学生准备研学之旅,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把课堂搬到了郊外。他们曾“北游于农山”“游乎缁帷之林”,在郊游过程中,孔子不忘与弟子们畅谈志向、读书弦歌,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把德性与志趣的提升融入进“游”的过程之中。
  可见只要有心,哪里都是课堂,反之,就算走得再远,也未必能收获多少。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几乎没走出山东、河南,他的“周游”更像是“政治流亡”,远远谈不上轻松洒脱,与现在所谓研学、旅游、游说不可同日而语;司马迁二十岁壮游中华,无非只到了湖南、浙江、山东、江苏等地,但在实地考察中,为《史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的行程广度无法与现代“驴友”相比,却走出了深度、高度,用有限的旅行,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蜕变。
  研学是在研究中学习,是行走的课堂。它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拥抱历史、品味人文的文化出行。孔子强调“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在他看来,优秀的人一定是见识广博、胸怀天下的,在那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时代,边走边学、边学边消化、边消化边实践,便是增长见识、提升境界的最佳途径。
  真正的研学是抽出时间、换个空间,以旅行的方式学习、体验古今中外的自然人文知识,并通过这个过程感悟生活,提升自我,修养操行,实现从“游学合一”向“知行合一”的转变。
  如果忘记是为了什么出发,研学就很容易流于形式。现实中,“游”与“学”往往顾此失彼,游学失衡,其结果是游也不爽、学也不成。其实,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研学的真谛,可我们往往只知道上路,却忽略了出发前的准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