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市医院通过微创消融“拆掉”其心脏的“定时炸弹”

  
  本报7月11日讯(记者 徐艳) 6月中旬,岚山的宋先生给日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医护人员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心脏早搏疾病。
  日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副主任陈刚告诉记者,宋先生今年55岁,有多年的扩心病和房颤等心脏疾病,6月10日来医院就诊时,患者称又出现了心脏暂时停跳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叫‘早搏’,该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次数多了就会出现‘室速’,最严重的还会引发‘室颤’。”陈刚说,室颤是临床中出现的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室颤,只有2-3分钟左右的抢救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导致患者死亡。
  而心内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在给这位患者进行21个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后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内,患者心跳次数为103800次,而早搏次数就达到了36296次,占了总心跳次数的三分之一。
  “患者入院时称由于心脏疾病的困扰,一活动起来就胸闷、憋气,夜间则加重,连正常的躺下睡觉都不行,非常痛苦。”陈刚说,在征求老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后,最终医生确定通过导管消融的方法来彻底消除早搏。
  陈刚告诉记者,去年1月份,日照市人民医院引进了这项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来进行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该系统通过三维立体图的导引,能准确的找到引发患者早搏的“起源点”,通过射频热消融,把病灶清除。“这项技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患者的痛苦小,并且效果立竿见影。”
  6月12日,手术开始,通过心脏三维标测系统的导引,主治医生开始细心的标测早搏“起源点”。“这项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看医生是否能正确的找到并标测出早搏‘起源点’。”陈刚说,最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标测,成功找到“起源点”,通过几分钟的导管消融,埋藏在患者心脏处的“定时炸弹”被成功摘掉。
  6月13日,当患者再次进行动态心电图复查时,22个小时的112131次心跳,只出现了9次早搏,而这个数字是跟正常人一样的,手术非常成功。
  陈刚告诉记者,自去年一月份引进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以来,他们心内科二病区,已经为20多名“室性早搏”患者进行了导管消融。而日照市人民医院也是目前为止,我市唯一一家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
  说到患者给他们送来的锦旗,陈刚说,虽然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工作,但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对他们医护人员来说是激励也是以后更好工作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为日照的市民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治疗和服务!
  心脏早搏就是心脏过早的搏动,它是在心脏正常跳动的时候,突然提前出现了心脏的一个异常跳动,我们做普通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时候都能够发现,它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在我们正常人中,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早搏,但是一般不会多,比如说有几十个,这种都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