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火情调度员

  指挥调度。
  每次接警都考验着他们的“真功夫”。
  紧张的信息传达。
  信息研判。
  远程指挥。
  他们将青春奉献给了“红门”。
  穿好战斗服投入作战。
     文/图 本报记者 唐首政  黄健恒 通讯员 梁宁 高德雨 杜波涛
  
  马路上呼啸而过的消防车,火场上奋勇战斗的消防员,救援现场惊心动魄的画面……对于火灾,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但对消防救援现场默默无闻的接警员,却鲜为人知。
  一台电脑,一个耳麦,一部电话,一上岗就得24小时。这就是济宁市119作战指挥中心接警员的真实写照。短短十几秒内,从警情询问,到锁定位置,再到调派力量,是接警员必须完成的整个操作流程。
  济宁市119作战指挥中心是全市第一时间接到警情信息的,第一时间将地址、现场情况、有无人员被困等摸清楚,哪怕有一点信息记录不全都会延误救援。所以,接警员都是抱着十二万分的小心和谨慎,不能有一丝差错,每个环节都考验着他们的“真功夫”。
  “我们要对全市的消防设施布局、交通道路情况、每个社区、村庄的位置,还有建筑物的特征以及最近的消防栓在什么位置,都要熟记于心,各中队的人员实力也需要掌握清楚,根据警情的需要去及时调度。”济宁市119作战指挥中心班长于岳谭介绍,有时报警人太慌张,往往不能表达清楚具体位置,这时接警员要引导他们,尽快锁定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防救援队伍高效的灭火救援。
  有时候说他们是“接警员”还不如说他们是“指挥员”,紧急情况下如何指导被困人员逃生,在等待救援的时候被困人员如何做好自救,随着事态的发展如何发出作战指导,这都考验着他们过硬的业务素质。
  每年麦收季节、节假日都是警情较为集中的时段。与家人团聚对接警员来说都是格外的奢侈。“我是本地的,但也已经有6个年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了,现在孩子两岁了,每次回家都舍不得让我走。”想起自己的家人,于岳谭满是亏欠,而每次一回到工作岗位,他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去。夜晚,整个城市的灯光都暗淡了,而119作战指挥中心还依然灯火通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