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烟台的街道

     范雅琳
    
  提起烟台的街道,最著名的莫过于烟台山下的“朝阳街”了,它以“非”字形结构的主体设计布局而闻名中外。 
  六百多年前,一条平缓的小路被居住在“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官兵们踩踏出来,直通烟台山下。一百多年前烟台开埠,西洋建筑自烟台山延伸至山下,小路变成了街道,这就是建成于1872年盛名的“朝阳街”。据《芝罘区志》记载:“自1860年10月(清咸丰10年)中英《天津条约》生效起,先后有16个国家在烟台设领事馆或领事代办处。”于是,1880起由朝阳街的第一所建筑开始向四周的海岸街、阜民街、东太平街发散,且集中以朝阳街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展。建德街、会英街和朝阳胡同与东太平街相通,西侧顺泰街、大成胡同、长安胡同则与海关街相连,渐渐形成为以朝阳街为主体的“非”字形布局的街道胡同。近80年间英、德、美、日等国外商沿此“非字”街道设立大量洋行、商行、东海关税务司公署、芝罘俱乐部、邮局、教堂、医院和影院等,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商业街区。
  走在长约400米宽约10米的朝阳街上,地面上一个接一个刻有西洋图案的德制黄铜井盖,吸引着人的目光。它在阳光里闪烁着黑黄色的光,不老的身躯依然坚实却难掩孤独和落寞,它用昏哑的嗓音反复对路人诉说着那场百年前的盛宴,曾经的奢华。各式不同风格的西洋建筑鳞次栉比,外廊式的英美建筑、法式的古典主义建筑、德式的浪漫主义建筑、俄式的拜占庭式建筑,还有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拱券的立柱、高耸的“穹窿顶”、惹眼的红砖灰墙和老虎窗、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仿佛到了万国公馆。老旧斑驳的墙壁上影院、洋行、商行、钟表行的中英文字刻隐约可见,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喧闹。如果你是个外地人又恰巧不了解她的历史,单从她华丽的外表你会惊讶痴迷于她的美貌的。 
  烟台是我国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地处北温带且四季分明冬暖夏凉的典型海洋气候培育着天然良港。独特的“非”字形街区又与码头港口咫尺之遥,这种商贸物流海关税务一体的街区,使得码头蓬勃地发展,带动着烟台商业的繁荣,形成了以旧商业中心天后宫的传统商业圈向朝阳街商埠区的移动靠拢。这种极度的繁荣和便利也给外国侵略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他们控制着港口的命脉,对我们的农副产品进行大肆掠夺,将其物品低价倾销。想到这些,外观富丽堂皇的朝阳街竟让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虽然它早已褪去了铅华,却抹不去曾经被践踏的足迹。它是烟台近代史的见证,真实记录了自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民族工业的崛起与兴衰。烟台张裕葡萄酒、北极星钟表就从这里屈辱启航,百年兴盛不衰。它还是烟台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近代建筑史的瑰宝。漫步在如此完整、绚烂多姿、中西合璧的建筑里,黑白淡彩的历史片段伸手可及,永远让人铭记。
  “非”字街区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是一段历史的片段,承载着烟台的百年兴衰和历史变迁,是西方侵略的铁证也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从此,烟台就从这片非同寻常的街区开始,展开雄劲有力的臂膀,一路走来。从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带着无尚的荣耀贴在烟台的城市街道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