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她脸上透着涵养之气

   □杨建东
  1974年秋,我们三十名十七八岁的小知青到微山县蔡楼村安家落户,当时正逢“三秋”大忙,秋收秋种像两只凶猛的铁爪,把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举起来往黄土地上狠命摔打,把我们摔得晕头转向,骨头散架。
  有一位叫周红的女知青当播音员,天天在广播室读报纸、播歌曲,特爱洁净,浑身上下不沾一点尘土。知青们心怀不平纷纷抱怨:她是县领导的女儿咋的,俺天天累死,她就闲死?小周两耳不闻抱怨声,一心只顾广播室。渐渐地,知青们累得顾不上骂人了,最后只剩下我们三个爱憎分明、意志坚决的男知青在小周跟前指桑骂槐,在墙上画漫画讥讽她。
  小周从来不跟别人争吵,仍是一脸严肃,视若无睹,受了欺负也不向家长和带队干部倾诉。她的冷静并未终止我们的恶作剧,我们扔砖块砸她的脸盆,谁知砸错了,让另一名女知青把我们剋得大气不敢喘。
  冬天,男知青捆被褥去河工,小周找来麻绳帮我捆棉衣,这下子弄得我手足无措,无地自容,她的宽容大度、不计怨恨仿佛温泉融化了我的“爱憎分明、意志坚决”。
  徒步去河工的途中,我对几名男知青说,小周不计怨恨,涵养颇深,咱男爷们算吗?矮她三分。此后,男知青再未恶语伤她。
  有一次见她在田间拉犁,脸色晒紫,步履维艰。我顿生怜悯,一个县官府上的小姐在农田受此艰辛,真难为她了。
  离开知青组参加工作之后,我常自责,劳逸不同心生不平,这是初出茅庐的小青年的正常心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面对讥讽、欺负,表现出的是一脸冷静,置之不理,不激化矛盾,以涵养感人,她的宽容大度是一般女孩子难以做到的。避开锋芒,以德报怨,反而让对方深感愧疚,改变态度,矮她三分。
  随着年龄增长,我的愧意日益加重。2014年,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我端着酒杯来到从青岛赶来的周红跟前,在众目睽睽之下说道:40年前惹你生气,无事生非,向你表示歉意,你的大度冷静让我钦佩一辈子。她莞尔一笑,脸上仍透着涵养之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