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反向春运”让春节过得更从容

     □胡建兵

  临近春节,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增,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成新风尚。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近两年,既省钱又尽孝的“反向过年”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成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妙招”。
  有人认为,只有回到从小长大的家,见到熟悉的亲友和街坊,才有过年的氛围。但现在的“80后”“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到过春节,小夫妻俩苦于分身乏术,为到哪个老的家中过年而烦恼。有的为之产生分歧,竟闹到离婚的地步。“反向过年”,小夫妻俩把双方的老人一起接到自己打工的城市过年,虽然有的小夫妻可能因房屋小等难以安排老人住宿,但想想办法挤一挤肯定还是可以的,老人一般也不会计较。
  很多老人可能没有到过孩子打工的城市,小夫妻俩平时也忙,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和孩子。春节放假了,双方老人来了之后,小两口带着老人在城市里转转,到景区里看看,可以促进双方的感情,也使老人对小两口的工作环境有一个了解。带着老人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逛一逛,可以让老人开开眼界,也会让老人真正去感受一下城市里的新年氛围。另外,这也可以让一些城市在春节期间不再沦为“空城”——以往每到春节,很多打工者都回老家了,城市里变得冷冷清清。
  “反向过年”就会带来“反向春运”,有关部门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对开往热点城市的车票要适当打折优惠。二是城市里要营造更多更好的过年氛围,让来城里过年的老人好好地感受一下与乡下不同的年味,使老人觉得不虚此行。三是城市居民要有一定的包容度。毕竟,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生活习惯、说话方式、过年风俗等不同,本地市民对此应“喜闻乐见”、足够包容。
  如果说,在过去,“反向过年”更多的是一些干出一番事业的“成功人士”把父母带到城市里“享福”,那如今,邀请父母“反向过年”应该成为更多年轻人的理性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全家人攒钱在城市买房,身在农村或异地城市的父母“反向过年”其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反向春运”既可减轻春运负担,让年过得更从容,又能让小夫妻不再为到谁家过年而纠结,何乐而不为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