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吴立新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3月14日,山东省政府批准授予吴立新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本报济南3月14日讯(记者 张泰来 实习生 陈佳丽) 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批准授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吴立新院士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此外,还有194项科研成果分别被授予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
  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省科技厅审核,省政府批准,授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吴立新院士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随机最优控制和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等24项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4项;授予“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等13项成果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授予“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的选育与应用”等157项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4项、二等奖79项、三等奖44项。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吴立新就职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是该实验室主任,此外他还是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立新长期致力于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发现20世纪全球副热带大洋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提出全球增暖导致西边界流加速是其主要形成机制,推动传统西边界流研究向物理、生态等交叉方向发展。
  在2013年12月,吴立新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此时的他刚刚47岁,成为中国海洋界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吴立新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则是在北京大学完成,此后在美国多所高校留学。

  吴立新成就
●致力于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
●发现20世纪全球副热带大洋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提出全球增暖导致西边界流加速是其主要形成机制
●推动传统西边界流研究向物理、生态等交叉方向发展
●开拓利用国际Argo观测来揭示深海大洋混合时空分布及变化的新路径
●阐明风驱动深海大洋混合的能量通道
●澄清了长期以来有关风能否驱动深层大洋混合的争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