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绕开消费陷阱 走出消费误区

     满心喜悦买回商品,回头却发现陷入了商家设置的“陷阱”,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糟心事儿在人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五花八门的营销陷阱层出不穷,更增加了大家消费的风险和维权的时间成本。为了让广大群众擦亮双眼,识别各类消费陷阱,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我们梳理了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几大消费陷阱,帮助消费者擦亮双眼,走出消费误区。
  本报记者 许昱洲

网络购物虽方便
选择商家须谨慎

  随着各类电商平台迅速扩张,网络购物已从当初的新鲜事物成为几乎覆盖全民的购物选择,网购达人们的手机上更是少不了各类购物APP。不论柴米油盐还是水果生鲜,只需动动手指下单就能在家等货上门。不过大家享受便利的同时,发货不及时、少发货、商品质量差、“钓鱼”网站等方面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消费提醒】选择网购商品时一定提高辨别能力,选择有资质、信誉度高、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高的正规电子商务平台和官方网站;尽量避免在维权困难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购物。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应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内的支付方式完成付款,不要轻易点击卖家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等,更不能通过卖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链接进行付款。
  另外,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网购消费者在收到货物之日起享有“7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但是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不在网购“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范围之内。
预付消费有风险
签订合同很重要

  以低价、特权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充值卡,是众多商家的营销方式,但办完卡人去楼空,后续消费无门,也是不少人都曾遭遇的真实经历。









  【消费提醒】消费者办理预付消费卡、会员卡的时候要注意合同的约定和合同的签订。如果没有这种协议的明确约定,一旦发生纠纷,诉讼成本比较高,花费的时间代价和经济代价都比较大,有时甚至得不偿失。此外,建议理性选择充值金额,不要被商家的推销让利所诱惑,尽量选择金额小、期限短的预付卡,不提倡一次充值金额过大。
打折商品原价付
索要发票不能忘

  看到商场优惠力度较大的商品,相信不少人都会被促销价吸引下手购买,结完账却发现,商场是以原价结的账,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优惠。而一些电商为了吸引顾客,也会打出促销的幌子,在原价上做“手脚”,让折扣更有吸引力,但所谓的折扣价和店里的价格也差不多。
  【消费提醒】消费者在进行维权时,许多投诉案件因消费者无法提供发票等购物凭证致使工商部门无法正常受理。所以,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注意索要并留存好发票。面对网购时的“打折价”,可以在购买商品时货比三家,避免买到价格虚高的商品。
保健品被吹上天
专家、洗脑套路多

  一个让大家都很意外的事实是:购买保健品,年轻人已经远比老年人疯狂。随着养生话题的大火,各类保健品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翻开某种草APP,保健品的帖子就有40多万篇。更有一些经营者邀请所谓“专家”和“受益人”现身说法,虚构或夸大保健品的效果,吸引消费者跟风购买。
  【消费提醒】面对保健品的夸大宣传,消费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等保健品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不得含有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虚假内容,不得做出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虚假内容。如果经营者宣传保健品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要坚决拒绝购买。此外,还要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因为一些小赠品而去参加所谓的“专家”讲座。
免费体验并非“馅饼”
诱导消费是真“陷阱”

  对于不少人来说,“免费”一词颇具诱惑力。有些商家以免费领取试用装、开发新产品为由,邀请路人免费测用、免费赠送产品,在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诱导消费。或打着免费试用的旗号,套取顾客个人信息。
  【消费提醒】听起来是“馅饼”的免费其实很可能是陷阱,最终还是消费者自己买单。遇到类似情形时,消费者一定要认真观察判断,识别出商家的这些伎俩,根据自身情况按需消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