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人行普惠金融服务样板“初长成”

     本报记者 张夫稳 通讯员 蔡祥玉

  人民银行总行将济宁确定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人行济宁市中支充分挖掘地方征信数据库资源,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实现信贷模式创新,将小微企业信用建设作为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培植企业信用助力普惠金融
  近年来,人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济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和信用信息中心的作用,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长效机制,如与发展改革部门共享红黑名单等信息、与市场监管部门按月交换企业信用信息、与税务部门共享纳税信息等,将小微企业信用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按照“共建共用”的原则,人行济宁中支推动商业银行将自身掌握的小微企业信息定期更新提供给地方征信数据库,批量采集小微企业信息,实现信息使用互惠共享。2018年通过商业银行采集3.3万余户企业信息,涵盖高管、出资人、财务、授信类信息近30万条。同时,该行积极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协作联合,不断提高信息报送机构覆盖面。截至2018年末,向数据库报送信息的机构达到21个,如2018年与税务部门签署信息采集共享合作协议,采集企业纳税信息9000余条;与工商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按月采集企业注册信息共20余万条。
  在培植企业信用的基础上,人行济宁中支创新推出“信用培植+金融普惠”业务模式,制定了小微企业“增值信用信贷普惠”工作方案,以地方征信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优选并推荐信息全、评分高、经营稳健的小微企业作为支持重点,会同发改、市场管理、税务等政府部门、银行、信用服务机构等开展分类指导,通过信用跟踪、培植,帮助小微企业满足银行信贷支持条件,银行对达到标准的小微企业制定配套信贷优惠政策,并尝试对符合条件的高信用等级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探索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的特色信贷产品,提高信用良好小微企业获得信贷资源的便利性;对企业不守信行为实施惩戒,在信贷等领域对失信企业予以限制。
成效明显普惠贷款余额249亿
  根据人行济宁市中支统计,2018年济宁市地方征信数据库入库企业家数达到34.5万家,较年初大幅增长224%,入库企业户数达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8倍,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基础信息资源。征信数据库采集小微企业各类信息数据项目达到223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数据库信息资源日趋丰富,全年采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50余万条,累计采集数量达到170余万条。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人行济宁市中支积极推动将查询地方数据库信息纳入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流程,目前辖区已有济宁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威海银行、华夏银行等10多家银行机构将查询平台信息纳入信贷流程,成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有效补充。商业银行对平台信息的年查询量达到1.5万余次,同比增长超过100%。
  依托大数据平台,人行济宁市中支全年收集平台应用典型案例60余个,并向金融机构发布,取得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辖区普惠金融业务开展营造了良好信用环境。截至2018年末,辖区企业普惠贷款(含小微企业主、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249.2亿元,同比增长40.65亿元,增幅19.5%;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7.14%,同比增长0.44个百分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