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门槛在升高
美议员提交法案,拟进一步收紧中国留学生签证
2019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图为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中国留学生手举五星红旗参加仪式。  新华社发
     据外媒报道,美国一些共和党参议员近日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法案,拟限制部分中国公民赴美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并要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也采取相应措施。而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对华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政策已在明显收紧,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预计将越来越难。
  试图对华技术封锁
  这份法案称,对于所有申请赴美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公民,若其研究学科在美国“商业管制清单”中,签证官应征询“安全咨询意见”,即将申请人材料寄回华盛顿,以对申请人进行额外审查。
  路透社报道称,这项法案还要求美国政府列出一份隶属于中国军方的科研和工程研究机构人员名单,并禁止被这些机构雇用或受其赞助的人员获得赴美学生或研究签证,并称美国国会认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也应该采取相似措施”。与此同时,众议院共和党人也向国会提交了一项兄弟法案。
  参与法案的参议员汤姆·科顿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借助美国大学和技术公司武装自己。不允许中国军方的学者来我们研究实验室,这是基本的自卫行为。”
  对于共和党人为何在此时提出这项法案,一种看法是,法案的提交正处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际,时机较为敏感。有媒体评论称,中国赴美留学生可能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炮灰”。
  也有人认为,中国留学生尤其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学生一直是美国部分政客的“心病”。一些美国官员妄称,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通过美国高校和机构窃取知识产权甚至充当“间谍”,并试图以留学生为抓手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
  不过,也有一些美国官员和学者认为此举是“反应过度”,美国政府应当在建立安全意识的同时,认识到中国学生及学者在美国科研和学术界扮演着重要角色。
留学政策已在收紧
  实际上,在该法案提出以前,美国已经开始收紧甚至直接取消一些中国学者的签证。
  据媒体此前报道,一些本来经常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学者,突然被取消了10年多次往返签证;还有学者在美国机场遭联邦调查局(FBI)盘问,并被告诫如果不合作,就会被视为对美国不友好,访美签证随后被吊销。而美国《纽约时报》早前也曾报道“FBI因担心间谍活动禁止部分中国学者入境”。
  特朗普政府2017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称,考虑限制来自指定国家的STEM专业学生,以确保知识产权不会转移给美国的竞争对手,其中专门提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
  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统计,2017-2018学年,就读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国学生人数约为35万人,在所有留美生源国中连续第8年位居榜首,占留美学生总数的32.5%。从专业选择看,有超过四成的中国学生选择STEM专业,选择商科的为23%,艺术类的为6%,而人文学科只有1%。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还难以判断这项法案将产生何种影响,但鹰派思维已影响到美国政府决策,美国留学政策的门槛估计只升不降。
外交部严词驳斥
  而在美国国内,对逐步收紧的留学政策却有诸多反对声。
  一些政府官员和学界人士指出,最直接的是对经济的影响。许多美国大学的财政已经深受留学生人数下降的冲击,因为留学生的学费是大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统计,2017-2018学年,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贡献了390亿美元(约合2680亿元)。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等美国商界精英一直呼吁美国政府增加工作签证名额,希望从根本上提升美国对留学生的吸引力,以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占得先机。
  在美国不断收紧留学政策的同时,其他西方国家却敞开大门。比如,英国在2015-2016学年创下了50万名国际学生的纪录;澳大利亚于2016年制定的国际教育战略也初有成效;德国政府2013年宣布计划到2020年将国际学生人数增加到35万人;加拿大希望在2022年之前吸引45万名国际学生,并提供“绿卡”优惠政策。
  美国学术界担心,如果那些专业领域的“潜力股”选择其他政策更友好的目的地,那么10年或15年后将对美国的竞争力造成严重影响。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方近来加紧对于中国赴美学生和学者限制提问。
  耿爽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方的一些部门和机构毫无根据地怀疑中方赴美学者、学生和科技人员的动机,不择手段地进行限制和骚扰,为两国正常的人文交流设置种种障碍,对中美的互信合作产生了干扰。人员往来是促进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基础,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应该被政治化或者无端地限制。我们希望美方有关人士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双方人员往来,停止对中方学者学生等赴美添加限制措施,为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不是设置障碍。
 据上观新闻、外交部网站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