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溺水成为孩子暑假的杀手
发生溺水自救很难,仍需专业救援
2019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李欣迪     

暑期进入溺水事故
多发季节

  6月2日下午,德州市夏津县两名14岁少年在南水北调宋楼段河道溺水。6月4日早晨5:03,在离事发地1.5km处打捞出第一名溺水少年,中午12:00,在离事发地6km处打捞出第二名溺水少年。
  6月9日下午,在青岛市大沽河即墨、平度交界处一水域发生学生溺水,被打捞起后,两名溺水学生已无生命体征。据了解,两名学生一名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另一名是初二学生。
  有媒体曾对溺水案例进行过分析,溺水人员中,87%是未成年人,10岁及其以下的占12%,11-17岁的占75%。溺水人员中,91%的人溺水后身亡,6%的人失踪,仅有3%的人成功获救。数据显示,溺亡的未成年人几乎都是与同学结伴外出,周围没有成年人的陪同或看护,且下水游泳时未配备救生设施。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溺水,生还的可能性很小。而无人看管的公共河流是最容易发生溺水事件的地方。
  山东省处黄河下游地区,支流水系较发达,开阔的河流、湖泊较多。记者梳理发现,近三年以来,山东关于青少年溺水的新闻至少有17起,死亡人数34人。偏僻的河湖水域成为溺水事件的高发地区,由于水域环境复杂等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溺水。另外,少数案例中的青少年死于施救不当导致的溺水。
发生溺水自救很难
仍需专业救援

  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张轶超介绍,目前暑假尚未正式开始,中心医院接诊的溺水儿童数量尚没有增多,往年来看,七八月份游泳池溺水儿童比较多,原因多为抽筋导致溺水,在送往医院前都有过急救并且都康复出院。同时,张轶超提到,想要通过自救避免溺亡很难,需要求救专业经过训练的救生员进行施救,并及时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查或就诊。部分儿童轻微溺水症状不严重,建议检查身体。
  溺水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可能遭受大脑损伤甚至死亡。而那些被救上岸且仍意识清楚的溺水者中,部分仍然面临生命危险,也就是“二次溺毙”或“延迟溺毙”,这种情况发生几率不高,在所有溺亡案例中所占比例在1%到2%之间。这种情况下,尽管溺水者已经出水,但由于少量水进入肺部,或者导致喉部或声带痉挛,呼吸道闭塞,也可能会发生危险。如果溺水后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或呕吐,极度疲惫,嘴唇青紫、皮肤苍白等情况,仍然要及时就医。
  当溺水者救出后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捏住伤者鼻子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持续不断直到医务救护人员到来。
预防山东在行动
学校每天安全教育

  为预防青少年溺水,山东省安委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山东省学校安全教育网络平台作用,确保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的安全教育作用也很重要。通知要求各个学校要严格落实“1530”安全警示教育模式,也就是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避险防灾意识,使学生主动远离危险水域。除此之外,做好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也发放到每个家长的手中,提醒学生家长深刻吸取溺水事件带来的惨痛教训,务必承担起学生离校后的安全监管职责,避免悲剧发生。    另外,在危险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对有水体景观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采坑及地面沉陷积水区,池塘、水库、深沟、拦河坝闸、输水渠道、水电站、施工河段等保持有深水的位置和农田建设项目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防护情况的检查。
  对在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在人员易达区设立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网、墙),并摆放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生物品,加强日常巡逻管理。

  每年夏天,都是学生游泳溺亡事故高发期,见诸报端的学生溺水事件屡见不鲜,记者梳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山东发生的溺水事故就有17起,死亡人数达到34人。近日,山东又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