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故乡收获“金苹果”
革命老区腹地,67年“红色果园”扛起生态大旗
2019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故乡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充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行走在沂蒙山区腹地、临沂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我们会看到一座精神地标: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凝视这里,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她们的伟大。在当年,烟庄百姓为支援前线作战的场景也深深印刻在战士心中。
  在沂蒙六姐妹纪念馆三楼,有一座苹果专题博物馆,记录了烟庄独特的苹果产业;在村子北边,还有一处苹果古树观赏区,粗壮的枝干向人们诉说了果木的光荣历史。在烟庄村民中,苹果更是他们的致富“福果”。

  “北果南移”
  在烟庄,有一片苹果古树观赏区,其中54棵苹果树走过了67年风雨,至今依然果实累累。而这些苹果苗木的来历,跟孟良崮战役有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名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战士,转业回到东北,吃着当地的苹果,想起了奋勇支前的沂蒙革命老区的人民,想着如果让老区人民也吃上这么美味的苹果该有多好,于是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1951年秋,毛主席收到信后发出指示:沂蒙山区要大力发展苹果产业。1952年,国家支持沂蒙老区建设,拨专款从辽宁省调拨苹果苗木给临沂和沂水专区,在蒙阴及周边县试种,时称“北果南移”。
  烟庄村苹果园,就是1952年建的,占地28亩,目前共栽种多个品种200多棵苹果树,其中包括“北果南移”存活至今的果树。
  6月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苹果古树观赏区见到这批“高龄”苹果树。现在正值果实生长期,每个果子上均被包上纸袋,我们能感受到秋天丰收的景象。
  不过,和很多“年轻”苹果树不同的是,这些老苹果树的很多枝蔓在地上重新生根,这也是果树“延寿”的秘诀。
  原来,到1991年时为了挽救这些带有“红色基因”的老树,烟庄村村民开始给它们实施“搭桥手术”。
  本来,那些主干中空的老树,根部和树叶之间的营养输送成了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民找到老树旁边由其根部长出的幼树,并把它嫁接到老树干上,使二者融合。
  借助幼树这座小小的“桥梁”,老树的顶部枝条便与土壤连通了。不过,一棵濒临死亡的老树,往往需要实施多次“搭桥手术”才能将其挽救回来。
“农民诗人”
  5月18日,一场优质产品推介会在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前广场举行,活动中,野店镇为“美在农户”示范户、烟庄村民徐敏安颁奖。
  今年53岁的徐敏安是沂蒙六姐妹之一伊廷珍的儿子,他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果树。同时他还有一个很“文艺范儿”的爱好——写诗,而诗歌内容的来源,离不开他在苹果园里的劳动。
  凭着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创作十年来,徐敏安写下了300多首有关新农村新生活的诗歌,朴实的诗风记录下了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
  徐敏安说,村里的老苹果园子比他的年龄都大,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去果园里玩。“东风吹来斜西南,西风飘至歪东北。树梢点头问平安,叶片拍手笑哈哈。”这首打油诗的名字叫《站在果树上套袋》,生活感十足。像这样描写果树和劳作的诗,徐敏安写了20多首,几乎把果树管理的每个过程都写成了诗。
  烟庄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起来后,徐敏安也拓宽了诗歌题材。“湖内群鹅已嬉烦,移落小溪入山间。起落有致似飞燕,农家做客到村边。”这首迎客诗情调别致,徐敏安说,这是欢迎远方客人的“归田园居”。
  而与客人作别后,徐敏安又赋诗一首。这首组诗,他取名为《乡亲和诗》。
红绿风情
  作为蒙阴苹果的主产区,目前,烟庄村以“红色果乡、秀美田园”为主题,挖掘红色资源、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等独特优势,深入推进农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建设了苹果科技示范观光园、老苹果树主题公园和沂蒙六姐妹故居等旅游景点,充分做活红色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富民相结合文章,全力打造凸显“红”“绿”风情和富有沂蒙风情的美丽乡村。
  围绕苹果树,烟庄也在探索科技与文化旅游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新路子,既能让苹果“老当益壮”,也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为此,在科学保护老苹果树的基础上,烟庄建立了28亩的古树名品保护区,并引进和选育苹果新品种,用现代栽培技术改造老果园,实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拥有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故居的烟庄,已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也成为村里的一大亮点。每到丰收的季节,游客们纷至沓来,村民们的日子更是越过越红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