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战局的胶东保卫战意义非凡,93岁老兵讲述战斗经历
一捆高粱秸,吓退敌军坦克
2019年08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在枪林弹雨里穿梭,身上留下了累累伤痕,用顽强的斗志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依然豪情满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近日深入平度、烟台等地寻访胶东保卫战亲历者,几位耄耋老兵向我们讲述了战斗往事。
  93岁高龄的吴权生在回忆莱阳战役的情形时这样说:面对敌人的飞机、坦克,他们并未退缩,“不管情况多么危急,决不让敌人向莱阳城前进一步、靠近一尺。”
  枪林弹雨里
他给部队当向导

  1947年秋,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9月,国民党军队以6个整编师、20个旅、51个团的兵力,在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的指挥下,发起“九月攻势”,向胶东解放军扑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予以反击,由东线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战斗。平度、莱阳、掖县(莱州)等地,成为两军交战的主战场。
  在如今的青岛平度市境内,有几座海拔百余米的山头,这里被当地人称为“三合山”,因由三座东西向连接而又各自独立的山峰组成而得名。这里地势险要,沟壑丛生,易守难攻,成为当年胶东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登上主峰远眺,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如今,山体上修建的垛墙,仿佛战时的工事,场景令人遐想无限。
  1947年10月,歼敌1.2万余人的三合山战役就在这里打响,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九月攻势”。以三合山战役为标志,敌人被我军分割得七零八碎,整个胶东局面完全改观。
  距离三合山10公里外的崔家集镇刘家小庄村里,93岁的老民兵刘照礼向来访的一行人敬了一个军礼。因为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他的手已经不能伸直,但是他的身姿依然挺拔。
  当年只有21岁的刘照礼因为经常在三合山一带扛活儿,非常熟悉这一带的地形地貌,他负责在这次战役中为部队当向导。“我闭着眼也能走到那儿去,对那里太熟悉了,我带着咱们的部队上上下下。”
  从没摸过枪的年轻人,第一次到了战场上,不害怕是假的。“子弹从头上嗖嗖地过,山上全是炮弹炸出来的坑,路都看不清了,那仗打得那叫惨烈。”“当年我们三个人一起去了三合山,只回来了两个。”说起作为民兵支前的经历,死里逃生的刘照礼有些伤感,当年一起支前的小伙伴再也没能回来,“刘良(音)被飞机扔下来的炸弹炸死了,当时我们两个人抬着他跑了20里路回到了村里,一路上听着炮火声,既害怕也伤心,只想早点回家。”
恶战敌人坦克
“小个子”主动请缨

  作为胶东保卫战的最后一役,莱阳战役成为胶东保卫战的转折点,彻底粉碎了敌人占领胶东半岛的计划,完全改变了胶东战场的局势。
  93岁高龄的副师职离休干部吴权生是莱阳战役的亲历者,1947年,年仅21岁的吴权生已是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十四团二营五连指导员,在莱阳战役中,他们在水沟头(今莱西境内)担负阻击任务,阻止企图夺回莱阳城的国民党军。
  “敌人为了挽救败局,投入飞机、坦克、大炮等新式武器,这是我们过去打仗没有经过的阵势,我们要打的阻击战,是一场恶战。”怎么打好这场恶战?吴权生回忆说,“二纵从上到下召开会议,发动大家想办法出点子,提出最关键的是要构筑坚固的阵地。另外,大家提出怎么对待敌人坦克,过去也没有见过这玩意儿?”
  “1947年12月4日,晚上8点,莱阳城攻坚战打响的同时,青岛方向的敌人向水沟头阵地发起进攻。天上有飞机围着阵地丢炸弹,飞机炸完后,又来了猛烈炮击,炮击过后大坦克现身,轰隆隆地向阵地开来,这阵势我们都没见过。”
  有一天早晨,敌人把坦克开到了阵地后面,摧毁了机枪阵地,刚出锅的饭也被打翻在地,好多战友都牺牲了。连队的干部急了,这可怎么办?“这个家伙在我们后面是个祸害,可是用子弹打,等于给它挠痒痒。正在这时,三班长腾地站了起来。他说,‘首长,给我一捆高粱秸,我可以打退坦克。’三班长个头不高,听到他这么说,我心想你有什么办法,没听说过高粱秸能打坦克的。可就是一捆高粱秸,起了大作用。”
  “等到坦克再次来犯时,三班长抱着一捆点燃的高粱秸上阵,敌人一看有一团火过来了,也不知道我们发明了什么武器,吓得立即调转车头落荒而逃,一捆高粱秸,硬生生地把坦克赶出了阵地。”
  吴权生是一名副师职离休干部,如今生活在莱阳干休所,他至今还能背诵一段40字的碑文:“莫问家住何方,山高水长;莫问姓甚名谁,日月同光;莫问魂归何处,志在四方;莫问所来何为,中华富强。”
  这段文字镌刻在莱西市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纪念碑上,这里长眠着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
收复掖县后
收获最高规格褒奖

  位于烟台山脚下的胶东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不少关于胶东保卫战的史料,系统地讲述了战役经过。战役的重要性,在一些史料记载中可窥见一斑。
  曾任胶东军区新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司令员的周志坚,在回忆录《峥嵘岁月》中写道:“胶东是经过抗日战争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华东的总后方,华东人民解放军军事供应主要基地之一。必须保卫胶东。保卫胶东,成了当时敌我角逐的一个焦点。”
  1947年8月25日,毛泽东亲笔起草《关于保卫胶东的指示》手稿,对战局作了全面分析。
  1947年10月3日夜10时,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打响解放掖县县城的战斗,最终取得胜利。烟台市85岁退休教师任进考介绍,哥哥任进贵当年曾参加过攻打掖县战役,哥哥所在的十三纵队包围掖县城,首战攻坚,全歼守敌2700余人。
  毛泽东于1947年10月8日亲自起草了贺电,“庆祝你们收复掖县及歼灭敌人数部的重大胜利。自从你们转入反攻后,我军业已无例外地全面转入反攻。”该电报的落款为“中共中央”。胶东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杨楠介绍,在战争时期,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祝贺战役胜利的电报极少,更多的是以“军委”名义发出,意味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得到了最高规格的褒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