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烈士70载,社区建起纪念碑
丹山社区居民对烈士事迹如数家珍,还建起红色教育基地
2019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今天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的南端,矗立着一座算不上巍峨的山岭——丹山。它虽然称不上雄奇峻秀,也没有太多自然奇观,但是,就是在这里,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摧垮了国民党军队扼守青岛的最后一道防线。丹山战役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当地流传至今,家喻户晓。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进城阳丹山社区,听当地人讲述那段战火燃烧的岁月。
  记者跟随当地居民来到丹山脚下,一路追寻烈士的足迹。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向上,道路两旁满是青翠的树木。到了山顶之后,眼前呈现出一片开阔的空地,让人豁然开朗。空地上矗立着一块石质烈士纪念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徐玉珠、雷风春、张克信……一个个烈士的名字被镌刻在石碑上,他们的故事,更是深深印刻在了当地人们的心里。
  丹山岭上,至今还保存着几处战役中遗留下来的碉堡。记者在位于山腰处的一个碉堡处看到,碉堡南侧有一个小门,只有低着头才能进入,里面要宽敞得多,可容三四个人同时站立。除了南侧外,其他两个方向都有狭小的机枪口。当地居民说,看到这些,就能想象到当年的战斗多么不易。
  在丹山社区,许多居民都对丹山战役和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如数家珍。丹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招吉香就向记者讲述了丹山战役中牺牲的唯一女战士徐玉珠的故事。
  她介绍说,徐玉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的女护士,被丹山人亲切地称为“丹山百合”。战斗中她的任务是抢救伤员和战地宣传。丹山战斗打响后,她多次不顾生命安危,从敌人堡垒前救伤员,膝盖、胳膊肘都被山石磨破。当炮火停息时,她又展开战地宣传,反复劝导敌人投降,即使身上多处负伤,也坚持不下火线。就这样,徐玉珠先后从山上背下了50多名伤员,而她本人却在抢救前沿阵地重伤战士的过程中不幸壮烈牺牲。
  “打小就听这些战斗英雄的故事,村里每年清明都组织扫墓。”64岁的丹山村村民陈胜文现在丹山社区做门卫工作,他说,丹山战役结束后,村民们找到了18具烈士的遗体。为了纪念他们并教育后人,村民在山下竖起了墓碑。20世纪80年代后,烈士墓地又迁到山上,每逢清明,周边的学校、企业、居民纷纷前来祭奠。
  后来,烈士墓集中搬迁到凤凰山,可村民们没有忘记英灵。2006年,丹山社区出资在这里建起了纪念碑,用以缅怀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
  记者了解到,2018年初,为更好地弘扬丹山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城阳区充分挖掘青即战役和丹山岭战役的战斗历程、烈士事迹,在原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山洞遗迹的基础上,这里已经变身丹山红色教育基地。
  记者在丹山社区采访时,还恰逢居民们抽签选楼房的配套地下室,居民们兴奋地边排队边聊天。现场居民告诉记者,原本的丹山村旧村改造,新建了45栋楼,一个多月前,1400多户村民都搬上了楼房,目前家家户户正忙着装修。“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住进了楼房,看看现在这环境,太好了!”76岁的丹山社区居民招吉峰很是满意现在的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