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在救治,重在康复
市一院多科室紧密协作,为患者争分夺秒
2019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身边·看点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编辑:褚思雨 美编/组版:李腾 校对:周惠娇
B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胡安国 周静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作为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抢抓卒中患者救治“黄金期”,熟练开展急性脑梗塞绿色通道动脉溶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极大地提高了脑血栓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医院精心打造预防—治疗—康复“一条龙”流程,将神经内科与康复医学科业务流程实现无缝衔接,打造紧密团队合作模式,通过早期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持续优化卒中救治
抢抓救治“黄金期”

  “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还是急性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这往往发病急骤,病情变化也较快。”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闫中瑞表示。为畅通患者生命急救绿色通道,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卒中中心,构建了卒中筛查、预防、救治、康复、二级预防、宣教在内的一站式卒中救治模式,全面提升了济宁市卒中患者的救治率。
  卒中的救治,最关键是要与时间赛跑。闫中瑞提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黄金治疗时间为“3个小时”,也就是常说的溶栓治疗“时间窗”,一旦有人被发现有疑似脑卒中症状,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并得到积极治疗,可以有机会完全逆转或部分恢复。“如果患者在入院后,按照正常程序挂号、排队、拍片子,将极大延长就诊时间,发生残疾和失去生命的风险就会很大。开通绿色通道,可以让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缩短至60分钟以内。”
  “缺血的脑血管病,即常说的脑血栓,更需要绿色通道,3小时之内可以静脉溶栓,3小时到6小时之间可以采取动脉溶栓、动脉取栓,目前来说效果都不错。”闫中瑞说。在卒中中心,一般对发病6小时以内患者会进行溶栓治疗,而患者发病超过6小时则需要进行介入治疗,通过开展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栓塞术等神经介入治疗方案,将血栓取出、帮助恢复血流,为脑卒中患者多了一重生存的可能。目前,该科神经介入组每年开展神经介入手术2000余台,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除了在院内优化流程,不断为救治争取时间外,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同样重要。”近年来,神经内科十分重视健康宣教,引导市民做好脑血管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养成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闫中瑞提到,患者发病时也要懂得识别,“fast”原则(脸,是否口角歪斜;手臂,能否自由活动;说话,能否正常发音;时间,第一时间就医。)识别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组建高依赖病房
康复与治疗无缝衔接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针对脑卒中患者,精心打造预防—治疗—康复“一条龙”流程和紧密团队合作模式,使神经内科与康复医学科业务流程实现无缝衔接。
  “康复治疗要尽早开始,不要错过康复黄金期。”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徐存理表示,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根据医生诊断为标准)时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一般情况下,脑梗死患者治疗后2至3天,脑出血两周左右,偏瘫后3至6个月内为最佳有效康复时机,在此期间内进行康复介入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可以到90%以上。
  “脑卒中会使局部脑组织受损,很多患者都留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得越明显。此外,早期康复训练还可以减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徐存理说。当神经内科提出会诊后,康复治疗师在神经内科直接进行早期康复,防止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继发合并症的发生。此后可以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二级康复,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一般而言,脑卒中康复训练共分急性期(0~1周)、恢复期(2周~6个月)、维持期(7个月以上)三个阶段。“急性期康复目标主要是恢复患者功能。如果脑卒中患者存在功能损害,如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可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恢复。”徐存理说。恢复期阶段,着重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维持期,恢复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近几年,重症康复医疗工作成为国内外康复医学的一个新方向。“从ICU过渡出来的重症患者,其早期康复十分关键。”徐存理介绍,很多重症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可以从ICU出来,但是仍处在重症高度依赖阶段,普通病房又难以接受,而患者迫切需要积极的康复治疗,这时候过渡到高依赖病房(HDU),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目前,西院区康复医学科专门组建高依赖病房,使ICU-HDU-普通病房形成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链。可为长期带人工气道者、脱呼吸机依赖、需定时翻身吸痰者患者提供24小时密切医疗监测和护理,同时可以开展早期积极床旁康复训练,为积极提高重症患者的康复预后起了关键作用。
  患者正进行康复训练。
白衣尚书纪念馆国庆期间开放 打通湖上和陆上两条游览线路,景区内实现旅游“微循环”
  风流清高掩映天下
廉洁勤政教育活教材

  9月10日,白衣尚书纪念馆内,七八位工人正在做最后的修饰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细部找补,花砖、路牙石的铺设以及卫生清理工作。”山东福缘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东高说,纪念馆内部的陈设已经布置完成,正在对乳胶、油漆以及挂画等做二次调整,今年国庆期间将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白衣尚书”为东汉时期郑均的称号,字仲虞,现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李集村人。东汉建初年间(公元76-84年),郑均因屡进忠言,受章帝敬重。后来,郑均因病辞职还乡,章帝念其安贫俭约、守善不懈,专门向当地官员下诏关心郑均的生活,每年八月固定派人前去慰问。元和二年(公元85年),章帝东巡经过郑均故乡任城时,亲自登门看望,并赐他终身享受尚书的俸禄,时称之“白衣尚书”。
  正在建设中的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白衣尚书”郑均,主入口的对联引用了李白《任城县厅壁记》中诗句“青帝少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郑均一生跌宕起伏,以身效法劝兄长廉洁,在司徒门下直言敢谏,在皇帝身边勤恳工作,还乡后皇帝又亲临郑宅看望,一直激励和教育着后人。李白曾在《任城县厅壁记》赞扬郑均“风流清高”“掩映天下”。
  “《后汉书》卷二十七《郑均传》中有‘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作为白衣尚书的故乡,在太白湖新区建设白衣尚书纪念馆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济宁市政协原副主席张九韶介绍,白衣尚书纪念馆也将成为当下干部廉洁勤政教育的活教材。
展馆内分成9个展厅
实现景区内“微循环”

  白衣尚书纪念馆位于太白湖景区南部,建筑物面积约500平方米,纪念馆运用景区南码头原有建筑作为展示空间,共分为9个展厅。“展厅在设计的时候,采用铜雕、石雕加上多媒体等多种表现手法,全面展现白衣尚书的生平故事。”周东高说,展厅主要分为廉、孝、勤、能四大主题,通过对郑均的生平、考据、影响等方面的展示,全面展现郑均在教育家人、守廉奉公方面对后世的影响。
  展厅内的铸铜浮雕墙,共记录了白衣尚书6个画面、6个故事,分别为脱身为佣,以身作则取君子之道;郑均劝兄,为官向廉是正道;孝养寡嫂,百善当以孝为先;皇帝颁诏,高度评价先进劳模事迹;御驾赐禄,竹篱茅舍映光辉;诗仙题壁,千古流芳美名传。
  展厅中央还设计了一面“郑均镜”,镜子的正面图案阴刻虚线处理,背面采用莲花图案,寓意清正廉洁,边缘内侧部分装饰富贵牡丹纹样,寓意国泰民安,侧面设计传统龙鳞图案,寓意龙的传人,龙鳞纹在汉镜中等级比较高的人才可以使用。这种设计的寓意是将郑均作为一面古铜镜,让后人对照古镜,正衣冠,洗面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崔培 王昊然

  位于太白湖景区内的白衣尚书纪念馆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布展工作已经完成,这座以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李集村人郑均为原型打造的纪念馆,将于国庆期间向公众开放。
  工作人员正在对展馆细节进行找补完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