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古迹 大玩“国潮”
新鲜文化综艺扎堆播出
2019年10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一本好书》第二季、《遇见天坛》播出,而《上新了·故宫》第二季、《我在颐和园等你》《潮流合伙人》等即将播出的新文化综艺在路上。在经历了文化综艺的诗词热、文物热、书籍书信热、非遗热,有了《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非凡匠心》等口碑文化综艺珠玉在前,观众以为该类节目再也玩不出新花样时,各种新潮、新主题的文化创新类明星真人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说明与文化沾边的综艺形态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明星+传统文化
激活古老文明里的密码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挖不完的宝库,即将播出的《上新了·故宫》第二季同样吸引邓伦、张鲁一等大批明星参与,视角将扩展至故宫博物院所藏的5000年历史,更大范围解锁故宫文化,还将深度揭秘故宫600年大修幕后。如此看来,相比第一季以“卖文创”为主的风格定位,第二季节目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正在播出的《遇见天坛》及将播出的《我在颐和园等你》《了不起的长城》应该是《上新了·故宫》的姊妹篇。《遇见天坛》不走庄重、高雅路线,走的是轻科普、明星扎堆的路线,节目很活泼,让饱经沧桑、古老沉稳的天坛有了年轻气息。节目通过冯绍峰、苗苗等明星的知识闯关、历史情景表演、体验任务等,将天坛的历史文化、绝世珍宝等内容呈现出来。
  可见,激活古迹文化遗产是《上新了·故宫》之后文化综艺开拓的一大崭新领域。但传统古诗词、经典好书等纸上文明仍是文化综艺深挖的内容。
  最近播出的诗歌庭院雅集《邻家诗话》就是一档低调、内敛的优质文化综艺,被称为一群“神经病”玩出的硬核综艺。节目为了复古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现场,布景搭建了一座水榭回廊中式古典邻家庭院,王劲松、郦波、古丽米娜、方锦龙等三五好友品茗起舞,让观众明白原来经典古诗词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档节目不仅呈现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等传统文化元素,且对古诗词意境的呈现堪称完美:讲《蒹葭》,庭院池塘里随风摇曳着几簇蒹葭草;吟《垓下歌》,就在庭院里搭戏台唱一段《霸王别姬》;诵一首《如梦令》,画师的笔下就出现有着淡淡惆怅的李清照;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有舞者演绎《三国演义》中周瑜舞剑饮酒,少年雄姿英发……意境到了,自然就理解了诗词中的境界。
  《经典咏流传》之后,第四季度文化综艺中还有一档古诗词节目《古诗新歌谣》,白举纲、金志文、郁可唯、毛不易等年轻歌手参与,会是活泼风格的古诗新唱。上个月刚播完的《成语天下》也融合了另类演绎、同台竞技等各种形式。正在播出的《一本好书》第二季的书单则有《红岩》《骆驼祥子》《鲁迅杂文集》《简·爱》《悲惨世界》等,依然以经典为主。用戏剧化、场景化表演的方式介绍好书,是《一本好书》的形式创新,而对作品精致、细腻的改编,呈现出对经典的敬畏,注重经典重读对滋养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激发国货、国潮情怀
让小众文化出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过几年的发展,文化综艺不断创新,“文化综艺+”后面出现了诗词热、汉字热、文物热、书籍书信热、非遗热、戏曲热、武术热、家风热、书法热、国学热等,以不同主题、视角作为切口呈现中华文化,每个类型都有自身的代表性节目。而且节目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更新颖、新潮,年轻化的节目向年轻人播撒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最新的文化综艺更是开疆辟土,将触角伸向了“国潮”“国货”。
  《上新了·故宫》《遇见天坛》《我在颐和园等你》应该也是所谓的“国潮”类综艺。《上新了·故宫》播出后故宫美妆日用品、故宫睡衣、计时器等文创衍生品均达成了极高的成交率。故宫文创成了“国潮”品牌,深受年轻人喜爱,推动了国风文化在年轻人中形成风潮。有了《上新了·故宫》对国潮文创的成功推广,集文化、消费、展览、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综艺节目多起来。《我在颐和园等你》就采取明星+手艺人+带货达人三番聚力的种草新玩法,一起打造十间潮味十足的品牌文化网红体验店,吸引年轻人去颐和园打卡。
  受此启发,最近将要亮相的文化综艺中,各平台制作了一批直接打国潮品牌的节目。比如《中国制造的店》将会邀请12位艺人明星,组成所谓的“国货帮”在海外经营店面,主要销售中国制造的产品,让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国货出海,让价值观出海,让理想生活方式出海。
  还有一档节目是《我们的国货》,节目落脚于“国潮”文化的代表实物国货,明星嘉宾通过了解“经典国货”的产品故事,亲自参与创意设计,通过时空链接,穿越到不同年代争夺创意灵感,再回到现代与设计师共同创新国货产品,比拼谁的产品更能受到年轻市场的认可。传统文化的回归推动了国潮的崛起,让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尚产品成为新生代消费者彰显个性的方式。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国货》自称节目本身是一场关于品质生活的新中式“文艺复兴”。
  文化类节目《国潮青年》更是汇聚全球时尚潮流风尚与时尚大咖,亲临潮流文化胜地,打造国潮品牌,同时建立“国潮青年”快闪店,展示国潮青年的态度和生活方式。而《潮流合伙人》节目则由苏芒带领多位顶级时尚艺人,前往国外开办一家中国潮流集合店,结合中国食物、传统工艺、时尚、艺术,为顾客制造前沿潮流氛围,推广中国潮流文化。另一档节目《国潮改造家》则直接把最传统的非遗和最潮的时尚混合在一起,打造一件件最具国潮的美物,比如泥塑公仔、新潮首饰盒等,以吸引观众。
  这一波新兴文化综艺给人的感觉就是兼具青春活力与文化烙印,有传承、有创新,也有经典与潮流的碰撞,以诠释、助推国潮文化。
若形式大于内容
就会让节目出现错位

  《中国诗词大会》后古诗词节目涌现,《见字如面》后朗诵类节目迅速兴起,《国家宝藏》后戏剧表演类综艺增多,《上新了·故宫》后旅游古迹+文创产品的综艺开始流行……但大家更多记住了那些开山之作、口碑之作,而很多跟风作品被淹没,毫无波澜。
  观众的迅速审美疲劳是每一档节目都会遭遇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下,文化综艺迭代快、产量大、模式多样,观众的审美趣味更加多元,每档节目的保鲜期更短。即便文化综艺是当下综艺市场的宠儿,如果品质不高、口碑有瑕疵,很难真正出圈成为大众节目,而若再以一种模式、相似内容不断地复制和模仿,节目的吸睛力就会明显下降。
  文化综艺的破局,最根本还是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而不认真打磨内容,则很容易流于肤浅。《遇见天坛》虽然给古老的天坛注入了青春活力,节目接地气、年轻化,也上了多个热搜,但并没有大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吐槽也不少。首先,这档节目的叙事不是很流畅,如当有的明星正在完成任务、体验传统文化时,又会穿插一些明星的Vlog内容,虽然也是在介绍天坛,但风格不统一,容易让观众出戏。
  节目对明星任务的设置非常简单,看着没劲,明星效应有点大于文化效应;节目对天坛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缺乏详细、系统的呈现,对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礼乐文化、建筑文化的精髓也是点到为止、浮光掠影,没能深入下去。比如第一期节目中,明星们费了很长时间搬运就位的排箫、编钟等乐器,观众对它们的乐理、作用看得一头雾水;再比如明星们在天坛各个建筑之内做简单的游戏、任务,轻科普式地介绍一下建筑知识,让观众无法形成对天坛建筑群的历史形成、建筑风格、文化地位的整体感知。
  对于《邻家诗话》的好口碑,演员王劲松曾分析认为,文化综艺要找寻现代人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方式,让千年中华雅韵与现代生活之间产生奇妙的情感互通。如果一档节目本身的内容很粗糙,则难以找到文物、古迹与现代人生活之间的情感连接,也就很难引发更大共鸣。一档综艺难以让观众感觉古迹、文物、文创产品能够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节目的带货能力也相应减弱。
  若文化综艺为了追求创新而搞花拳绣腿的空把式,那么节目就会有形无神,很难引发观众共鸣。只有好好做文案,认真解读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人文精神诠释得精彩,节目才能有滋有味,牢牢吸引观众目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