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位奥运金牌得主林伟宁愿与后来人分享奋战奥运心得
精神过硬才能站得更高
2019年10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林伟宁(左)现在经常参与体育公益的活动,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康助力。
     19年过去了,而今再谈及2000年悉尼奥运的经历,我省首枚个人奥运金牌获得者、女子69公斤级举重运动员林伟宁仍感到历历在目,“奥运经历早已融入我的血液,可以说是十几年的竞技体育生涯造就了我坚韧顽强的品格,让我现在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从不轻言放弃。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与在人生转折关口徘徊的运动员分享我奋战奥运的心得。”
  说奥运
梅花香自苦寒来

  时间回到2000年,悉尼奥运女子69公斤级举重比赛现场。1999年创造该级别世界纪录的我省选手林伟宁在抓举最后一把试举结束后,成绩是112.5公斤排名第二,落后排在第一位的匈牙利选手2.5公斤。“这次比赛对手抓举比我在之前比赛中相遇时,一下子提高了12.5公斤,这样挺举我就必须做一些平衡,把失掉的先机追回来,压着对手2.5公斤开把,因此我以132.5公斤开把,第一次试举成功后,就把总成绩追平了。但因为我体重轻,所以优势在我这边。”林伟宁说。
  但短暂的喜悦瞬间就被巨大的压力冲散,当杠铃的重量上升到137.5公斤后,林伟宁和另两名选手都相继失败,决定命运的第三把,率先上场的印度选手再度失手,这给之后出场的林伟宁无形当中增加了心理压力。凝心聚气,心中默念着平时训练的动作技巧,林伟宁一声大喝,将杠铃成功翻起,但最终在向上挺的环节还是失败了。这时场上只剩下匈牙利选手最后一次试举,林伟宁和现场中方的教练员都将目光聚焦到这名选手身上,结果这名选手也没能成功,林伟宁最终凭借体重轻的优势,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这枚金牌不仅实现山东奥运个人金牌零的突破,也从此开启山东体育届届奥运有金牌的辉煌历程。回望这枚奥运金牌,林伟宁表示,或许正是因为承载着“我省个人奥运首金”的重托,所以才牵动那么多人的关心关注,自己在备战和比赛的过程中,也才会时刻感到责任和压力的重大。
  “实际上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在为备战奥运作准备,先是国内进行三次选拔赛,然后整个备战期间,总局、省局等很多人围绕着我们的备战在做服务,我知道这枚金牌对我和山东体育的意义。应该说各方面殷切的期望,对我而言是鼓励,但同时也是压力,我那时二十刚出头,没有大赛经验。因此,整个备战期间我考虑更多的是如果我拿不到,怎么交代。”当一个人背负沉重的思想负担时,难免会束缚手脚。在奥运赛前候场的时候,前一晚上只睡了4小时的林伟宁甚至紧张地出现了幻觉,“我进入比赛候场区域,有个简易的小篷子,教练让我在那里面躺着休息一会儿,刚躺下就觉得隔壁在晃动,我以为是隔壁的人在抖腿,于是起来过去想告诉他不要抖,本身我就紧张,他这一抖我更心烦意乱的。但当我走到隔壁却没看到有人,这时我才下意识低头看,原来是自己的腿部肌肉在不停地抽搐……”不仅前方紧张,后方在家看转播的中心领导和教练更紧张,现任省举摔柔中心女举教练的杨志俊在谈到林伟宁决赛挺举第三把时,表示当时很多人都紧张得走出会议室不敢看镜头,直到听到里面的呼喊声,才知道林伟宁赢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林伟宁在悉尼为山东实现了奥运个人金牌零的突破,离不开她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是对别的女孩在抹护手霜,她却在手上抹着镁粉,每天举起十几吨杠铃片的最好回报;是对她备战期间为了增体重,一天吃五顿饭,每顿吃平时三倍量,吃得见饭就想吐的最好回报;是对每天别人都练完休息了,她自己还偷着去加练的最好回报……但林伟宁说,她当时能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离不开背后一大群默默付出的人,“当我跳出运动员的身份和思维,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才真正体味那些为举重和体育默默奉献的人有多伟大。当队员时总以为在取得成绩时说感谢祖国,感谢某一个教练或者领导是虚伪,现在再回头看,你会感觉到那其实是发自肺腑的。一个运动员的成功,一定离不开幕后很多人的默默付出。”
说心得
精神过硬才具竞争力

  退役后的林伟宁就职于省体总秘书处,作为一名奥运冠军,她会经常参与体育公益的活动,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康助力。
  谈及目前的工作,林伟宁表示群众赛事很有乐趣,这份工作让她对体育的理解更加宽泛了,“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打造更优质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红利,助力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
  林伟宁表示,竞技运动给她的最大财富,就是性格上有韧劲,事业上有责任感,“只要把我放在合适的岗位,我就会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坚持到底的精神,这是举重、是竞技体育给我的,已经长在我生命里,这才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因为是运动员出身,并且曾经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因此林伟宁说,她对运动员、对竞技体育运动的理解要深入一些,“如果有机会和需要,我特别想把我所思所想所悟,跟那些正在进行训练的或者正在人生转折关口徘徊的运动员交流。”林伟宁说,她认为跟运动员之间可能更好沟通,“有的运动员有心里话可能不愿意跟教练说,我作为一个大姐姐,或许跟他们能更好地沟通。当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真的需要过来人的开导。”
  对于目前正在紧张备战两运的举重师弟师妹们,林伟宁建议他们一定要把技术动作抠细,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林伟宁还忠告所有运动员,一定要多读书,哪怕是小说、闲书,只要开卷就有益。“内心世界的丰富,不一定决定着这名队员将来能走多远,但我认为会影响他能走多高。因为当下和将来竞技体育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战术的竞争,更是运动员意志品质和精神层面的竞争,希望每一名运动员从入队开始,就要做好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精神准备。”
         (宫尚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