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大医疗技术突破系列:
61年前,国内首个人工喉在这里发声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创新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晓丽
通讯员 李小诗   

  1958年的秋天,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科一间普普通通的病房里,一位病人欢喜地泪流满面,手舞足蹈,“我能说话了,我能说话了!”这位病人因患喉癌,喉头已被完全切除,成为一名“半路哑人”。这一天,佩戴着一枚小小的仪器,他能再次说话了。

  25岁的年轻医生杨仁中在旁也泪流满面。这枚小小的仪器就是中国人工喉(第一型烟斗式),由杨仁中带队研制成功。由此,杨仁中也被誉为“中国人工喉之父”、“中国语音康复医学的开拓者”。
  父母曾开设乡间诊所,再加上自身对救死扶伤的渴望,年轻的杨仁中选择了学医。1953年秋,杨仁中跨入了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1956年,杨仁中被安排到北京医学院第一附院重点实习耳鼻喉科。
  在耳鼻喉科临床第一线,杨仁中经常接触“半路哑人”。所谓“半路哑人”,是指那些因为喉癌等原因导致喉切除或喉破坏而无法说法的人。
  喉癌患者接受喉切除手术后,空气不再经过鼻子、喉头进入肺部,而是通过手术后颈部留下的呼吸口直接进入肺,鼻子丧失了对空气的过滤、加温、加湿以及闻到味道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病人将失去喉头这个发音器官,不再能说话,成为“半路哑人”,遭受到难以想象的打击,有些病人甚至因此自杀。
  面对病人的痛苦,杨仁中决心要想办法让他们能够重新说话。他试着从祖国医学、科学文献找材料,翻阅到《梦溪笔谈》,里面记载了“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这一记述给他以极大振奋,他多次解剖小动物的尸体喉标本,探讨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经过上百次实验,他和同伴们共同探明了把气流送入口腔的特殊进路,从而制出奇巧的弯管,又设计出别致的发音器,二者的组合,成为中国人工喉的雏形。
  实践,失败,再实践,再失败,最后第一型中国人工喉终于诞生,填补了我国该医学领域的空白。同年,中国第一个语音康复基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人工喉科研组成立。
  但是第一型人工喉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要为病人解除痛苦,为祖国争光”,杨仁中始终牢记这一信念,他和人工喉科研组不断努力改进。
  1971年,中国人工喉得到进一步创新:以高分子材料为主体,装配便于呼吸的系统,解决了调动鼻部功能问题,可闻到香味。这也是中国人工喉和国外人工喉相比时最大的优点之一。
  1977年,中国人工喉在全世界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金质奖。但是杨仁中自己并没有因此满足,“病人带着不方便也不好看,始终没有自体发音好。”
  随后,杨仁中带领语音康复基地又陆续创造性取得了一系列“全国第一”的成果:食管发音训练法;喉——气管狭窄自调扩张器;胃代食管发音法;中国新型电子人工喉;电子助讲器。这些和中国人工喉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语音康复系列。
  杨仁中发明的中国人工喉等系列语音康复设施,使失去发音能力的3000余例国内外“半路哑人”重新开口讲话,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地区的访问学者。
  因此,杨仁中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和山东省医药卫生先进工作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全国劳模津贴。

  用食管发音讲话——杨仁中教授的一项发明。
图为杨仁中教授正在指导训练病人用食管发音讲话。
  中国人工喉创制者杨仁中与安装人工喉的
马来西亚病人交谈,病人把喜讯告知远方亲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