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
亲爱的,亲生的,你还在斗智斗勇吗
2019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豆瓣8.7分纪录片《我5岁了,觉得生活好难啊》,看得人潸然泪下。可是,我却不止一次听见已经上学的孩子们说,“上幼儿园多好啊,幼儿园没有作业!”而陪娃学习,也是父母的噩梦,之前有陪到需要搭心脏支架,这两天陪娃学习又升级——杭州吴先生把自己的双手捆起来才敢陪娃写作业,怕自己忍不住动手打孩子。孩子迷离,父母崩溃,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幸福生活吗?
  亲爱的,
你任性孩子也会任性

  “一起玩抖音的时候,”海霞说,“我们的关系要多和谐有多和谐!”but,一到写作业就全完了!“她都恨不得能把你气死!”
  我去海霞家的时候,她正冲一年级的小诺丽“河东狮吼”,诺丽吓得战战兢兢,眼泪一大颗一大颗地往下掉,看得人特别心疼!我把小诺丽搂在怀里安慰她,海霞板着脸说,“还不快谢谢阿姨救了你一命!”听得我几乎哑然失笑。
  海霞说,就在刚刚,诺丽因为不好好写作业,她实在气急败坏,拿出家里的鸡毛掸子要打小诺丽,诺丽吓得满屋跑,一边跑还一边尖叫着哭喊,“救命啊!救命啊!”所以,要谢谢我救了她一命!
  诗颖家里的情况正好相反,她是家里的甩手掌柜,儿子于果几乎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平常她倒乐得清闲,但是,一到开家长会,她就各种抓狂。“于果这熊孩子!语文才考了13分!”“有地洞吗?有地洞我立马钻进去!”诗颖咬牙切齿地说,“太丢人了!”
  回家后,她立马采取军事化行动,由她接管孩子的学习。可是,第一天辅导作业,她就败下阵来,四年级的于果已经被奶奶喂养得高高壮壮,她刚说儿子作业写得慢,做作业时不许吃东西,儿子马上嗓门八丈高说,“我不要你管我,我要奶奶陪我!”诗颖说,“哎呀,那个火呀,噌就上来了!”
  类似的采访片段还有很多,我注意到,不管平常性格多么温柔,多么豪爽,一到孩子学习上,辅导作业上,妈妈们的人设立马就崩塌了!按耐不住发火,这是最常见的情形。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尹建莉说,“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发火,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这个在朋友圈流传最广的段子,几乎成了所有老母亲们的真实写照。
  但是,亲爱的,这是你想要的吗?
亲生的,
不想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

  “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既然不能乱发火,那我就修炼内功,这是另外一部分家长的升级版心理。遇到家里的小怪兽,不能打,也不能发火,我就和他斗智斗勇。Yes,yes,but,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总是更优秀?一时间,老母亲们又不淡定了!
  “我妈昨天晚上疯了!逼着我弹琴弹到十点多!我手指都快断了!”说这话的小乐一脸无可奈何,她绝对是班上的小学霸,英语拿过全省英语大赛一等奖,“可是我钢琴就是弹不好!”
  “她不是弹不好!她就是不好好弹!”小乐妈妈更无可奈何,女儿的学习能力一直很强,现在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她说,“你看看,那些比我们优秀的孩子,哪一个不是比我们更努力?”说完,又争分夺秒逼着小乐学习去了。
  就在这两天,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中国学生在PISA考试中名列全球第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也是名列全球第二(57小时左右,仅次于阿联酋的58小时),远高于全球平均值(44小时),也就是中国孩子每周多花13小时在学习,差不多每天多2小时。
  尽管如此,一个叫做“别人家的孩子”的神一样的存在,仍然让太多的老母亲坐卧不宁,比起那些动辄发火,任性冲动的家长,她们谋之深,爱之切,也就更焦虑,更忧心忡忡。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学生自制的恶搞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简直不能更形象了!
  旅美学者,科普读物《少年时》创办人杨鸣镝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慢慢丢掉了家教中看不见,但是可以产生长远影响的东西。”
  我想,家教,一定不仅仅指的是学习、成绩、分数。第74届雨果短篇小说奖获得者、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郝景芳就直接指出,教育眼界太窄!她说,从老师到家长都相信,教育就是学好课内的知识,考试考好,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OK,照着打造!至于孩子是否快乐,这死磕到底的学习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全然不管不顾。
相信孩子,
让他快乐自由成长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位上海妈妈辅导女儿作业逐渐崩溃,外婆却哈哈大笑,拿出20多年前外公外婆给这位妈妈辅导作业时写下的信和当时的试卷。时光再现,引来网上一片围观。
  我看了却觉得太恐怖了!20多年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模式还在原地打转!
  国际上一度流行一个词,叫“直升机父母”,说,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的成绩成就和父母的喜怒哀乐捆绑在了一起,这种毫无边界感的亲子关系,让家长都近乎崩溃,我们有没有反过来考虑过孩子的心理压力?
  这里,我很少提到爸爸们,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全国9成家庭中爸爸不会承担孩子的作业辅导,那些“陪孩子写作业心梗住院了!”“把手捆起来防止动手打孩子!”的爸爸们,我们都心知肚明,那不过是苦中作乐的极少数。
  尹建莉老师那本著名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尤其强调了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具体到辅导孩子作业上,她的观点是,“不陪!”她说,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这一点,我尤其赞成。
  在德国,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好方法,那就是,给刚刚上学之初的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记事本,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用图画、拼音,或文字,自己记下来。
  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要允许孩子犯错。上学时试错成本是最低的,孩子作业不会做,你越俎代庖,指手画脚,自以为交了一份满分的作业,他一考试还是不会。
  第三步,大胆放手。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他可能没有办法迅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你要大胆相信他也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静待花开。
  具体的方法,我还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写下许多,但作为孩子的妈妈,除了花钱、花时间陪伴孩子,还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所有的方法加起来,都比不上你给孩子的自由!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应有的自由,包括,给孩子玩耍的自由,给他们看闲书看动画片的自由,还有交朋友的自由,去大自然奔跑的自由!
  这段时间,被各大媒体和网络奉为“神仙打架”的《奇葩说》里,那位哈佛法学博士、超级学霸詹青云受到了太多人的喜爱。出生在贵州农村,上学时只喜欢看些杂七杂八闲书的她,一度是老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上了大学却一路开挂。接受媒体采访时,阿詹说,她的父母从未要求她出人头地,给他们争气,他们只希望她开心。家是她最放松的地方。她很感谢她没有一对因害怕孩子“看闲书”、“看坏书”就时时处处监察她、限制她的父母。
  尹建莉说,“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即使他们从小表现一般,但由于积蓄了巨大而深厚的潜在力量,而且心理状态因为阅读变得越来越健康,因此在以后的学业中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成为后起之秀。”阿詹就是最好的注脚。 
  包括哈佛大学的一项报告也指出,其实,孩子在闲暇的时候,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发现自己的激情和热情,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家池莉说,不错,父母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要孩子有出息,要让这种出息给孩子带来幸福。我并不例外。甚至,我的要求比人们更高。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将来有出息,将来有幸福;而且眼前也有,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获得她应有的幸福。
  希望,你我的孩子都如此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