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问答】
富养女孩就能避免“被PUA”吗
2019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为更好地服务读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成立“心理专家团”,每周日在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问情感#征集情感心理问题,邀请心理专家解答。
  参与方式:下载齐鲁壹点,在情报站“话题”栏目中参与话题#问情感#+文字或图片上传即可。
  情感版面欢迎心理专业人士及心理学爱好者参与及供稿,联系邮箱:qlwbqg@163.com
  壹粉Cindy问:
  我是一个十四岁女孩的妈妈。这些天北大女生为“爱”自杀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家有女孩,我也因此焦虑不安。我比较信奉“富养女孩”的观点,从小就给女儿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她将来有抵抗诱惑的能力。从新闻上看,那个自杀的女孩也受过良好教育,家庭条件也不错,可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该如何教育自己家的孩子,不要与这样的男人交往,不要遭遇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爱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理专家团:
  这则新闻确实反响很大,事件一经曝光,揭露PUA的、讨论精神控制的、曝光当事人背景的,不一而足,也有不少父母表达了和这位妈妈相似的不安与困惑。就此,我提供两点建议,不仅针对“家有女孩”者,也作为更多家庭养育与成长中的共同参考。
  第一,去除刻板印象,培育主体思维。“富养女孩”这种“按性别分类”的说法,本身就是偏颇的,其中隐藏的性别刻板印象,可能对养育形成误导。父母教育女儿“抵抗诱惑”时,已经将女儿放在了“被诱惑”的客体位置,而人一旦习惯了客体化,就很难培养起真正独立、自由的人格。在“北大女生”与“男友”的微信聊天中可以看出,女生的高考成绩、专业都优于男友,能力也不见得差,却一直用“乖乖女”的口吻与男友对话,越说越卑微,这种表达和内在的自我定位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客体化的自我,不管“被诱惑”还是“被追求”“被温柔以待”,都是被动的,那么“被威胁”“被控制”“被伤害”就在所难免。
  所以,我们应该在养育中打破“女性顺从,男性霸气”的刻板模式和“听命权威、谄媚强者”的伪规则,让孩子意识到:你就是你,不必拘泥于性别或“扮演”任何形象,随时保持自主、尊严,维护个人边界,不刻意取悦也不霸凌他人。人只有建立充分的主体意识,才能避免受到他人的精神控制(或所谓PUA的套路),而父母将子女视为平等主体去尊重、去爱、去允许其个性自由发展,远胜过物质的“富”。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也正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向‘全人’(whole person,即整合各种性别、年龄、种族优势特质的个体)发展”的趋势。
  第二,增加人际经验,回归复杂社会。“富养”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纯净、脱离现实。很多父母一味注重教育和物质的优越性,而忽略(甚至回避)与复杂社会环境的结合;孩子对人性、关系、事物发展的多样化缺乏认识,也就无法有效鉴别优劣、防范风险。看“男友”对“北大女生”早期的言谈(“教导”其如何在学生组织中发展等),可说是相当“油腻”,而女生并不能分辨,还欣赏崇拜,为此后“被控制”奠定了基础。过于纯净的养育,往往产生类似后果。只给孩子看光明是不够的,还要带领他们去了解人世的晦暗,回归真实,才能拥有应对现实的眼光与力量。
  要做到这一点,有几种日常的方式可以尝试。比如,与孩子讨论新闻或身边发生的事件,引导孩子去理解、剖析其中的人性与关系,不要害怕孩子说任何“负面”的话,让其逐渐领会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各种灰度;比如,带孩子去一些日常生活之外的场所,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和不同阶层、身份、品性的人交流,消除因陌生、隔阂造成的失措;比如,与孩子谈论自己失败、创伤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好事、坏事都会发生,而一个人即使经历了这些,仍将被爱他(她)的人接纳和珍惜。
  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父母必须首先成为成熟、理性、独立、开放、有策略的人,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给予孩子有效的引导、支持与保护。希望“为‘爱’自杀”之类悲剧越来越少,心理健康、自信坚定的人越来越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