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复工复产,应对企业持宽容态度
2020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盘和林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如今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全国各地正在有序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但需要看到,有些企业复工复产的效率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其自身特性和产业链其他企业复工情况有关,但过于“严苛”的社会舆论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为防止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出现感染病例,个别地方与企业签订责任状,假如出现感染病例,要求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甚至一些地方规定建筑工地一旦出现病例,就要按照重大责任事故惩罚企业。
  对待疫情,小心谨慎没有错,但凡事都有个度。要知道复工复产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疫情要战,生产也要干”,经济秩序的恢复正常不仅仅能够给企业以喘息之机,更重要的是也能让人民的生活走上正轨。
  如今很多城市因自身防控有力,已经被允许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倘若企业复工复产受到阻碍,那么正常生活就无从谈起。此外,生产的停滞对于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今年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要想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尽快让社会生产恢复。
  而完成这一切工作的,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正是企业。所以,我们应当对他们的复工复产持更多的宽容。
  较为宽松的舆论环境,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加安全地复工复产。首先,在宽松的舆论环境下,相关部门可以简化复工复产审批流程,为企业开绿灯,减少复工障碍。其次,社会的包容也将让更多的企业敢于复工复产,不必背负过大的压力,尽快恢复产能,缓解过度恐慌情绪。同时,宽松的舆论环境还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透明,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上报病患,员工也敢于汇报行踪,减少延误和隐瞒,降低不必要的疫情传播风险。
  当然了,笔者提到的宽容并不是纵容。企业在推动复工复产的同时,要始终牢记安全是第一要务。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复工复产,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物资保障,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必须到位,只有创造一个安全的复工环境才能开始生产;二是全面排查,要对企业内的所有员工展开摸排,记录员工的住址和行踪;三是信息透明,企业要强制员工据实透露自己的接触、旅行史和健康状况;四是循序渐进,企业要根据岗位特性、集聚程度等分批次、分阶段开工,避免全面开工导致准备不足,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经济学一个最基本假设就是理性经济人,无论是企业、企业家还是基层官员,都会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复工复产也是如此,假如社会环境对其过于苛责、防疫过度的话,他们必然在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出现“肠梗阻”。窃以为,企业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复工复产理应得到宽容和理解。让他们在坚持安全的原则下积极恢复生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