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难求,电动车治理应该更从容
2020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轻便、低成本的电动车早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普通市民出行甚至谋生的工具,相关治理政策应该循序渐进,更加从容。
  □本报评论员 王学钧

  这几天,头盔突然成了抢手货。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纷纷涌进线上线下的各种店铺,赶在月底之前买到一款头盔。一时间,一盔难求!即便头盔的售价一涨再涨,不少店铺还是卖断了货。
  一盔难求的背后,虽不乏安全意识的觉醒,但更多的则是对交管处罚的规避。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曾发布通知,自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眼看着,行动就要开始了,任何一个不愿被“查纠”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都不会无动于衷。更何况,从一些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来看,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会受到处罚。就在几天前,江苏、浙江分别颁布了本省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否则将处以警告或最高50元罚款。
  其实,对绝大多数电动车骑乘者而言,赶在月底之前抢购头盔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误判”。公安部关于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通知中,虽对正式启动时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对“查纠”的具体方式并没有明文规定——是否处罚、怎样处罚,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地方手中。而从各地的“反应”来看,除了个别省市出台政策法规,对不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予以处罚之外,大多数地区尚未有针对性地推出政策法规,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在江浙两省出台的地方法规中,虽明确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行为予以处罚,但法规正式实施时间也是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启动一个月之后。为规避处罚而不无恐慌地抢购头盔并无必要。
  对交管部门而言,一盔难求状况的突现不失为一次提醒。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剧增,为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交通管理必须尽快跟上。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从这个角度看,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早已是交通管理中的应有之义。可也应看到,轻便、低成本的电动车早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普通市民的出行甚至是谋生工具,相关治理应该循序渐进,更加从容。
  要想让电动车骑乘人员戴好头盔,至少还得从如下两个方面用力。一方面,各地尽快出台相关交管细则,提前公布并设置一个适当的过渡期。这不仅能更好地达成电动车骑乘人员的知情权,也给他们置办头盔留出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尽快为电动自行车头盔制定国家标准。作为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有着25公里的时速限制,在头盔要求上应该跟作为机动车的摩托车有所不同。标准明确了,大家心里才能有个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