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董钊 邱志强特约通讯员 占康
28日,承担“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完成第四次总检查。目前,“嫦娥二号”即将转入运载火箭加注发射阶段,只等10月1日升天揽月。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真自豪。从后方保障到科研一线,活跃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山东人还真不少。
载有“嫦娥二号”的火箭竖立在高耸入云的塔架上,正接受各系统测试。一座神秘二层小楼与塔架遥遥相对,这就是对火箭进行瞄准的瞄准间。
瞄准间内,有人正眯着眼,透过激光瞄准仪的镜头仔细地查看塔架上的火箭,一只手不停地调瞄准仪上高低微动手轮,20分钟后才停下来。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千里眼”的济南人庞尊禄。
老庞从1984年就来到大凉山腹地的发射场工作。至今,他已参加卫星发射任务50多次,是航天城的元老级人物之一。
老庞隐藏在角落里,容易被忽略,却又异常重要。瞄准,是给火箭找准飞行的正确起点,让火箭能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个精密活,差之毫厘将失之千里。
“这也怪了,只有老庞才能瞄得准!”记者在场区,无意中听到有人这么议论。同事的表扬,证明了老庞的绝活儿还真不简单。
不少人对火箭腾空后生成的白色烟雾很好奇,其实这是导流槽内近400吨的水在火箭发动机喷出高温火焰后瞬间汽化的结果。导流槽里的水作用可大着呢,减缓冲击力,降低灼烧度,吸收有毒气体。而这水,是固定消防岗位主操作手耿金刚在发射前几天就注入的。
耿金刚,山东德州人,人如其名,身材壮实,稳如金刚。这位皮肤黝黑的大汉工作短短3年,就担任了主操作手。
初到岗位时,老师傅张海兵即将退休,没时间向他传授专业技能。面对红红绿绿近百个不断跳动闪烁的指示灯、盘根交错的线路、数不完的管道,耿金刚没有打退堂鼓。没图纸,他就钻进地沟,摸查消防管路,经常是一身汗、一身泥,最终他绘制出发射区第一张消防管路分布图。
耿金刚说,他两年没回家了,“最想把妻子接过来聚聚,让她感受一下卫星发射的震撼。”
9月25日,央视《东方时空》有个镜头,长征三号丙火箭上贴着“刘哲理”三个字,这意味着要进火箭的舱门,必须经过他的许可。他这么牛?对,这个来自山东青岛的汉子,方脸大耳,一副大嗓门,他就是为火箭加注燃料的操作手刘哲理。
23年航天路,56次火箭测试和常规燃料加注,虽然是技术精湛的老操作手,刘哲理丝毫不敢懈怠。啃书本充电,挑灯夜战研究图纸,还带骨干教徒弟。“嫦娥二号”任务全面启动后的上岗考核中,他在操作手中名列第一。
20多年来,由他培养的重要岗位操作手就达40多人,刘哲理因此被大家称为“技术高手”,许多战士更是亲切地称他为“哲理师傅”。对于此次发射,刘哲理信心百倍:“我一定将‘嫦娥’成功地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