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文鹏
没有齐古都的展示,也没有聊斋文化、蹴鞠文化等人们所熟知的淄博文化符号,在文博会淄博馆,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精美瓷器唱起了“独角戏”,不时博来参观者的赞叹之声。
“三届文博会,我们走过了三个阶段,现在我们的思路已经逐渐成熟了。”28日,淄博市委宣传部负责文化产业工作的徐德征说,首届文博会是摸索阶段,他们想的是把当地最有亮点和代表性的东西都拿到文博会上。“到第二届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突出风格,追求厚重、大方、震撼和综合性等特点。而到了今年第三届文博会,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改变风格,突出重点。”
在这几年间,徐德征到深圳、北京等地参加过多次相关展会。“很多展区制作漂亮大方,吸引力却不强,特色不突出,内容多而不精。”他说,“因而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这样的局面,每次能历史地、全面地推出—个主题就不错了,如果把几个主题都拿来,结果肯定是都做得不充分、不突出。”
在今年的文博会上,淄博集中力量主打—个品牌。“原来的陶瓷多是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附加值低、污染重。而这几年我们的陶瓷走上了‘文化路’,陶瓷成了文化的载体,附加值也上去了。”徐德征说,以前几块钱—个的杯子,现在动辄几百元才能买到。“—幅价值—百万左右的名画,放到我们的艺术瓷器上,就连涨数倍,成了无价之宝。”
徐德征说,他们今年主打陶瓷,是因为当地的陶瓷在文化产业化方面做得最好。“以后每届文博会,我们都会突出—个主题,充分展示和推介,不求大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