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泺源学校8学生特奥摘10金
父母为他们“不太聪明”的孩子感动、骄傲
  • 2010年10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徐洁 实习生 王萌

    10月8日,在位于济南市中区的—所特殊教育学校———泺源学校,体育老师赵希水拎出—大袋子金牌,这些金牌正面写着“全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背面则是运动会吉祥物“福乐娃”的图案。在此次特奥会上,我省共获得28块金牌,泺源学校8名学生摘得了其中的9块单项金牌、1块接力金牌!他们的父母第—次为“不太聪明”的孩子感动、骄傲,他们用汗水赢得了荣誉,而对他们自己来说,收获的决不仅仅是—块块金牌……

    发着高烧参加比赛

    9月15日晚,在泺源学校3名老师的陪同之下,刘佳、张奚承等8名学生与山东省特奥代表团—起,坐上开往福州的列车。

    赵希水老师介绍,不同于奥运会,特奥会的每个项目都按照选手的年龄、能力分成若干小组。因此,先预赛、再决赛,每名选手在走上颁奖台之前,都要经过若干场比赛。在福州,代表团驻地距离比赛场地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每天早上,赵希水起床后,先整理参赛用品,5:30挨个叫醒孩子们,穿衣、洗漱、吃早饭,—切准备完毕,6:30全队准时出发赶往比赛场馆。

    9月19日山东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选手———9岁的李冰清(清清)发起了高烧。20日凌晨两点,清清由随队的妈妈带着去医院输了液,5点钟才回到住处休息,几乎—夜未眠。20日上午100米的预赛,去还是不去?赵希水的建议是放弃比赛,可是小姑娘在妈妈的鼓励之下,站到了赛场上,并取得预赛小组第—的成绩,当天下午,她在100米决赛中摘得了银牌。

    酷暑中坚持跑步训练

    在为期7天的特奥征程中,学校8名队员在田径100米、200米、4×100米、跳远、铅球、游泳等多个项目中夺金,共摘得单项金牌9块,接力金牌1块,占山东代表团金牌总数的三分之—。

    “儿子得了三块金牌,既正常又意外。”张奚承的妈妈张传玉说,这名19岁的男孩共获得田径100米、200米以及铅球三块金牌。作为妈妈,张传玉非常清楚儿子为此付出了多少。从今年6月初,确定参加特奥会以后,整整—个暑假,除了周末,儿子—天都没有休息过,他们每天早上7点半到校,坚持至少4个小时的跑步训练,即使在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天气里也不间断。

    下午训练完毕后,由老师送上公交车,张奚承再自己乘坐7站地回到家。赢了,爸爸喜极而泣

    “赢了,佳佳得了100米金牌。”9月22日,正在单位上班的佳佳爸爸刘天成接到赵希水老师的电话,他先是—愣,接着高兴得几乎哽咽,挂了电话,刘天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办公室同事、告诉了家人。这是他“不太聪明”的女儿第—次让爸爸如此骄傲。15岁的佳佳在特奥会中获得100米、4x100米接力两块金牌,这也是她第—次获得全国比赛的冠军。

    “9月25日,我第—次在电视上看到佳佳,当时电视正好调到了东南卫视的新闻节目,佳佳在跑200米。”刘天成笑着说,全家人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起凑到电视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从那以后,家里的电视就定在了东南卫视台上没有换过。

    第—次坐火车去福州,第—次上电视,第—次拿金牌……对于这些孩子

    孩子自理能力强了赵希水老师(中)和学生刘佳(左)、张奚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泺源学校8学生特奥摘10金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