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聊城光岳楼:
六百年沧桑见证古城变迁
  • 2010年10月21日 作者: 文/片 本报记者王传胜 陈洋洋
  • 【PDF版】

    乾隆行宫

    光岳楼乾隆御笔

    在辽阔的鲁西北平原,著名的江北水城聊城,矗立着一座636岁的古楼,这就是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的光岳楼。

    秋读光岳楼

    在一个秋日的午后,记者与好友相约来到光岳楼下。刚刚经过了三个月修缮的光岳楼,犹如一位焕发青春的老人,光彩照人。然而,依旧斑驳的青砖墩台,难以掩饰其六百多年的风雨沧桑。

    从南边侧门而入,沿狭长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主楼一楼。导游介绍,光岳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的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它的高度不可超越。”在经久不变而又充满骄傲的导游词中,不难读出光岳楼的雄伟庄严。

    “有了光岳楼,聊城才让人感觉踏实、厚重。”大学毕业后,从外地只身来到聊城一年多的好友是第一次登上光岳楼,不经意的一句话,说出了光岳楼中正平和的气质。

    “危楼百尺瞰沧溟,泰岱东来作翠屏。”蒲松龄的师傅施闰章曾这样盛赞光岳楼。在主楼一楼外,竖立着文人墨客的碑刻,因年代久远,或清秀、或刚劲的刻字已有些模糊,但慢慢品读,依然能读懂他们当时登楼的豪迈之情。

    轻轻来到二楼,在一间板壁围成的长方形室内,有一座乾隆帝的雕像。当年乾隆帝南巡九过聊城,这里曾经作为他的行宫。继续往上,则来到了黑漆漆的三楼,这里是主楼的结构层,却看不到一根铁钉,完全是利用横木穿插、梁枋扣合,将自下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从上端构成一个整体。

    走上四楼,豁然开朗。透过西窗俯瞰,方方正正的古城尽收眼底,被秀美的东昌湖环抱,真乃“一湖翡翠千重秀,碧波潋滟荡古城”。极目处,则是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那里就是聊城新城区了。

    光岳楼的前世今生

    光岳楼管理处主任魏聊介绍,据史料记载,聊城在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明朝初年,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为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将东昌土城改建为砖城,并在洪武七年(1374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所以初名“余木楼”,后因地而名“东昌楼”。

    “当年建造此楼的目的是‘严更漏、料敌望远、报时报警’。”魏聊说,随着明王朝统治的巩固,此楼的军事功用很快被遗忘,但光岳楼却以她的雄伟高大而名扬天下。

    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在他的《题光岳楼诗序》中这样说:“余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城中一楼,高壮极目,天锡携余登之,直至绝阁,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光岳楼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围绕光岳楼走上一圈,会发现四面皆有数目不等的匾额。魏聊介绍,光岳楼作为鲁西名胜,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路过聊城都要登楼抒怀。清朝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楼并题匾“神光钟暎”,意为东岳之神光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次登楼,题匾赋诗,并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启功、溥杰等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600多年的岁月剥蚀,光岳楼已经过了大大小小18次修缮,迄今风采依旧。在光岳楼一楼北墙檐下,有一个小型的鲁班祠。传说修建光岳楼时,鲁班爷曾几次现身传授机宜。为纪念其人,特在一楼北墙檐下修建了一座鲁班祠,里面画上了鲁班画像。如今,鲁班画像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小祠堂尚在。

    第18次重修

    京杭运河蜿蜒穿城而过,见证了聊城古城的兴衰。如今借运河申遗之机,聊城打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旅游牌,已于2009年启动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古城东南、西南、西北三座角楼和南城门已经落成,楼东大街上也重建了古建筑群。

    光岳楼也借古城改造之机再次修缮。“经过1984年至1985年长达16个月的修缮后,这次是20多年来再次大修,也是历史上第18次修缮。”魏聊说,尽管主体结构依然坚固,但历经风雨侵蚀,楼外部的油漆剥落,瓦面有些破损,这次修缮主要是重新上油漆、检修瓦面等。此外,对光岳楼的避雷设备也进行了重新加固。

    据史料记载,600多年来,几经战火和地震,光岳楼的主体结构却一直未动过,但每隔五十年左右,人们都要对光岳楼进行一次外部整体完善性的修缮。“顶层下是一个莲花造型,莲花象征着水,水能克火,因此这座全木结构主楼从未失火。”导游的一番讲解,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若有所悟。

    8月19日,修缮后的光岳楼重现活力。老人们聚在光岳楼脚下,有一搭没一搭的拉家常;年轻人驾车急匆匆驶过,不忘抬头仰望一下崭新的光岳楼;年幼的孩子,欢快地围着光岳楼玩捉迷藏。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登楼怀古,极目远眺,似乎能拨开历史的烟云,回望繁华一时的运河时代。古运河流水依旧,而古城楼西大街,仿古建筑正在建设,重建西城门和城墙,复建考院、府衙等也已列入计划,遥想未来,以光岳楼为中心的古城,将以崭新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孔子
六百年沧桑见证古城变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