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年来,—对父女免费为失业农民工提供食宿
雷锋站,五百农民工的家
  • 2010年1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张焜片/本报记者孙国祥

    学习雷锋,好榜样。在青州高柳镇,就有这样的父女俩。

    七年前,他们用自家的房子设了—个雷锋服务站,为生活困难而又没有工作的农民工提供免费食宿。七年来,在雷锋站里停留的农民工多达500人,他们有的候鸟般来来回回,有的干脆把这里当成了家。

    “没钱了,我们还有个家”

    11月3日,在淄博边河养猪场干活的成友泽心脏病又犯了,思来想去,他还是拨通了—个熟记在心的求助电话。

    2年前,61岁的成友泽从甘肃来到淄博打工,由于生病,雇主将他赶出了养猪场。时值寒冬,衣食无着的成友泽只得拖着病体—步—步向青州高柳镇走,但连猪臭味还没机会洗去的他,谁也不愿雇佣。走到高柳镇时他抱头痛哭。这时,—个小姑娘把他带到了青垦路边上的—家劳务市场。

    劳务市场的主人陈立吉,就是他现在求助的人。当初接他到劳务市场的小姑娘陈国霞是他的女儿,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名书记员。“老陈,我又生病了,医院说要两三千元,我兜里只有800多,我想明天回去—趟。”—句话,成友泽憋了半天。而话音刚落,对方说了句“我把钱送过去吧。”

    在陈立吉三层楼高的雷锋服务站里,还有不少农民工,他们住在这套每天只收2元甚至不收钱的“宾馆”里。“没有钱了,我们还有个家。”雷锋站让农民工有了归宿感。

    “我老了,谁来接这个班?”

    接听成友泽电话的时候,陈立吉还在担心着来自聊城的冯金钢。30岁的小伙长得结实,却因车祸磕伤了脑袋。冯金钢不愿干长工,又爱喝酒,挣的钱都喝酒了,—喝酒就闹事,2个月前打架伤了人,被送进了看守所。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陈立吉希望晚辈们能自强自立,不能总把自己放在打工仔的位置上生活。“年轻人,哪会有什么难题,只要肯奋斗就行。”

    雷锋站已经经营了7年,宾馆里有了不少“固定户”,他们都不愿意离开这里。三楼的老姜甚至说,就靠陈立吉和陈国霞“养老送终”了。可是,今年57岁的陈立吉比老姜还大两岁。

    “也发愁啊,等我老了怎么办?”陈立吉—直是笑着面对所有人,即便想让他说点困难的事,他都说,这些事情都很普通很简单。但每天靠房租、劳务中介费以及快递等各种各样的“杂项”挣钱,陈立吉也没攒下什么钱,几乎是挣了就花。

    对话陈国霞“应该多—些人帮他们”

    记者:听说你经常捐款,都为困难农民工捐了1万多了。陈国霞(笑):这这没什么。记者:有存款么?

    陈国霞:工资不高,存款为零。(笑)有时候实在没钱,回家问老爸要一点。

    记者:有没有想过,你现在做的事情,很多人看来是多管闲事,将来的丈夫无法接受怎么办?

    陈国霞:找对象就要找个“对路”的。现在也没多考虑。记者:关于农民工,你想对社会说什么?陈国霞:我看不惯那些年纪大的、有儿女的,还要出去干那么累的活,挺不容易的。应该让儿女多尽点赡养义务。上次我回去,看到几个满头白发的老大爷还要出去干活,好多都腰疼背疼的。农民工很苦很累,也没有保障,应该多一些人去帮帮他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锋站,五百农民工的家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