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早上8点,盛源热力维修工人朱贵成与2名同事,赶到鸢飞路的奎文区环保局,为大楼打开供暖阀门。这对已干了4年维修工人的他来讲,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赶到现场后,他才发现这次开阀门的棘手。原来,奎文区环保局这栋楼是座老楼,供暖的主阀门被建在了楼下一条狭窄的管道里。这条管道长宽约在50公分左右,深10米左右,只能匍匐着进去并打开阀门。朱贵成是三人中最瘦的,行动起来比较方便,便首当其冲了。可是,朱贵成用钳子扭动阀门时,发现根本伸展不开,很长时间小幅度的扭转以后,才把阀门打开。整个过程下来,虽然仅用了20多分钟,但他已经精疲力尽。
尽管如此,这几天的时间,与刚刚开始供暖的3天相比,朱贵成的确“清闲得很”。虽然,经常还是有干不完的活逼着他不得不加班,突如其来的供暖故障让他放弃吃饭的时间,还有三天一次的夜班生活,让他只能躺在沙发上打盹,却还要一只耳朵“盯着”随时要响起的电话铃声。他很满足,因为在最初供暖的三天里,他和他的同事们连回家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在一天的24小时里,只有凌晨4点到5点,是他们难得可以偷懒的“黄金时间”,而剩下的,要么在排除故障的路上,要么正在排除故障。
朱贵成所在的盛源热力公司供热站在行政街上,肩负着4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的任务。朱贵成说,他们的供暖范围包括市府东西院在内,很多都是潍坊市第一批供暖的小区,老小区的最大问题就是居民楼内的管道老化严重,问题频频发生,“每年这样的问题很多,
今年这栋楼漏了,明年就该轮到旁边那栋了。”朱贵成开玩笑地说。而修复的任务,则完全要交到他们维修工人的身上。可是,在这家供热站内,只有3名正式的维修工人和3名临时的工人。而有的供暖故障,甚至需要好几个人,10多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全修好,“这边的管道三分之二左右还是串联的,有时一户出现了问题,其他的用户就会受到影响,就需要断掉整栋楼的供暖,再检查问题所在。”
坐在热线电话前等挨骂
潍坊市热力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葛曙光,从1995年大学毕业以后就在热力公司工作。而今,作为专门负责供暖工作的他,在2011年冬季,却仍然为种种应该“习以为常”的烦恼而头疼。
15日凌晨是供暖开始的正点,可是,葛曙光与他的同事们,却早在这之前就为接连不断地咨询电话而忙碌不堪,“大多是询问供暖情况的,比如什么时候开始供暖,能不能正常供暖,又或者试压出现了问题,问题基本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却不得不一一解决。”葛曙光所在的公司,5部热线电话,5名工作人员,被用户打爆,而葛曙光在后面处理电话反映的问题,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或者解答。
14日晚11点,电话才渐渐减少,15日凌晨1点,供暖以后的1小时,再次迎来高峰。葛曙光与他的同事,哪里都没有去,就坐在电话机旁,坚守着阵地,等待着随时都会响起的“号角”。那天,葛曙光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他们至少也接了700多个电话。电话旁,是工作人员记下的满满的咨询和投诉记录,而经他处理的问题就有100多个。他告诉记者,第一天的供暖,问题肯定会有不少,但他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今年有11个小区刚成为我们直接管辖的范围,有一半以上的换热站出现了漏水问题。”
潍坊市热力公司供热面积520万平方米,覆盖150个小区,直管48个小区换热站,采用“汽水换热”的方式进行供暖,每个小区都有1-2名维修人员负责日常的维修工作。葛曙光说,供暖以来,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因为近来昼夜温差大导致的锅炉供热负荷问题。他说,最近这些天天气不冷,白天温度10℃以上只需100吨/小时的热源,而晚上则需要180吨/小时的热源。而公司的5台循环硫化床锅炉,就需要进行每日的关闭与启动,从而调解供热负荷,而每次启动就需要经过填底料、点燃、提负荷等繁琐的过程,每次启动的时间都在5小时左右。
在很多的新小区,有些供暖管网用了3-5年就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影响了供暖效果。可是,葛曙光说,这种现场其实是不正常的,“一般的管网是可以用12年不会有问题的,老化出现过早,唯一的解释就是管道的材质不够好。”但因此而产生的居民与供热公司的“争吵”,却让葛曙光与战斗在供暖战线的战友们倍感压力。
“夹板气”的日子不好过
10月31号晚,对市区两级供热主管部门来说,都是一个难熬的夜晚,因为第二天,城区供热工作将全面启动。
作为市政局局长,孙万奎压力之大自是不言而喻:
“如果供暖做不好,不是我不行,就是供热企业不行”。
“热企要明确责任,谁的责任谁承担。”
11月1日,在城区供热工作会议上,几句话掷地有声,是孙万奎对供热企业的期望,更是一种警告。因为自2003年年底,潍坊实行供热市场化改革,此举有力地促进了潍坊供热事业的发展,但由于供热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差,供热随意性大,使得供热出现供需双方矛盾逐渐激化的尴尬局面。
而政府作为“和事佬”,因本身对供热企业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同时当供热企业服务质量差时,市民首先质疑主管部门不作为。所以,夹在中间的日子并不好过。对此,潍城区城管执法大队燃管办的张建华等监管大队成员都深有体会,“市民不理解,热企两面作风,可工作还得做”。
11月14日,眼看下午17时,城区将全面供暖。可还未开始,潍城供热监管大队就迎来了供暖工作的第一场“恶战”:新建于家村供热站因管网问题,截至当日下午3时,锅炉机组尚缺1000立方软化水。“这也就意味着鸿禧花园、西城名都等19个小区、38万平方米区域的居民翘首企盼的暖流却只能延迟到三四天后到达。一边是耳边不断传来的投诉电话,一边是供热企业倾诉的‘苦水’。可是市民缴费一分不少,别人家里热乎乎,他们也不能挨冻?”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建华仍为市民打抱不平。而作为潍城供热监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张建华往返于现场、监管单位,来来回回不知多少趟。在经过市区两级供热主管部门的现场调度后,从下午17时开始,紧急调集园林、环卫和消防部门水车8部,从其他热源单位运来软化水紧急补水。
那天,张建华跟很多工作人员从下午6时到次日凌晨5时,现场调度,寸步不离。终于,次日上午6时,19个小区的居民家里的暖气热了,所有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所以,所有人都绷紧了弦,哪里需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