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梦娇 本报记者 王宗吉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记者走访了几家心理咨询室了解到,近年来,仍有不少妇女作为家庭的弱势群体遭受着家庭暴力,并且随着妇女自身经济能力的提高,“冷暴力”成了家庭暴力中的主要现象。
遭遇家庭暴力需要大声说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遭受家暴的女性会有很多顾忌,不愿将自己遭受丈夫打骂的情况告诉别人。很多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的妇女,大多是无法忍受才不得不寻求帮助的。而即便是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妇女,大多还是会对自己的遭遇遮遮掩掩,不愿表达自己真实的情况。
海尔斯心理咨询室的辛主任说:“只有受害者说出她们的真实情况,我们才能帮助她们。因为造成家暴的因素很多,家暴模式也不尽相同,我们需要做充分的分析,才能多做最适合的心理疏导。”
家庭冷暴力对婚姻危害更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拳打脚踢的家庭暴力情况有所下降,但是家庭冷暴力的数量出现了上升势头。然而,夫妻双方互不理睬、漠不关心的冷暴力对家庭、婚姻的危害更大。
据海尔斯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李女士与丈夫王先生由于工作时间不一致,双方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感情变得疏离。上初中的儿子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逐渐迷上了上网,甚至逃学。而李女士以为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带着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在给孩子做心理辅导时,发现造成孩子上网的主因是亲情的缺失。李女士和王先生在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下,最终拥抱在了一起。
不少家庭暴力因婚姻模式出问题
自由恋爱的郑彤(化名)和王刚(化名)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婚姻了。然而,令郑彤感到烦恼的是,丈夫王刚动不动就会对她拳打脚踢。郑彤也曾打110报警,但是过后,王刚还是会继续打骂。郑彤也曾提出几次离婚,但挨不过王刚的下跪等苦求,最终没有离婚。
“他们俩也来咨询过,我了解到他们都是非常爱对方的,但是摆脱不了家暴。”明芳心理咨询室咨询师韩明芳说,他们并不存在感情的问题,只是婚姻模式出现了问题,“爱不应该和家暴联系在一起。他们需要做的是深入沟通,互相改变沟通方式。”
走出家暴怪圈需要双方努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庭一旦出现家暴,长时间会形成一种固有的家庭模式,改变起来非常难。“家庭里如果有暴力,要改变会很难,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组建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家暴问题。”韩明芳说。
“孩子是最无辜的,如果有家暴的家庭这种模式不改变,这种家暴模式将来会在孩子的身上上演。”海尔斯心理咨询室的辛主任说,家暴对孩子的伤害会在未来家庭的组建中体现出来,所以为了走出家暴的怪圈,需要父母现在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