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风民俗系列之四历经6代传人,是现存唯一的北方木偶戏
孙氏木偶:刻木牵线说人生
  • 2010年11月26日 作者:
  • 【PDF版】

    孙振涛父子俩正在整理木偶戏道具。

    孙振涛(右)和韩兰英表演宁阳木偶戏《王小赶脚》。

    文/片 本报记者 陈新

    “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在唐朝诗人梁镀著名的《傀儡吟》一诗中,对傀儡戏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傀儡戏即我们今天熟知的木偶戏,说起木偶戏,不得不提到已经有130多年历史的宁阳县堽城镇赵家塘村孙氏木偶,这也是现存唯一的北方木偶。

    23日,记者赶到宁阳县堽城镇赵家塘村,探访宁阳木偶戏的第六代传人孙振涛以及他们家族与木偶戏的不解之缘。

    奇特:四根操纵杆全国独一无二

    11月23日,在宁阳县堽城镇赵家塘村,记者见到了宁阳孙氏木偶第六代传人孙振涛,此时他正组织民乐队参加村里举行的一场丧礼。听说记者要采访,他和妻子韩兰英连忙赶回家,拿出一男一女两个木偶,要给记者表演一段。

    “凡是人能做到的动作,小木偶都能做出来。”孙振涛说,宁阳木偶最大的特点是内操纵。传统的宁阳木偶戏操纵杆是4根,这个特色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4根棍可以使木偶的动作等更丰富,也加大了操作的难度。宁阳木偶戏的主要剧种是山东梆子、吕剧、豫剧等,现在他们主要表演的曲目是《王小赶脚》、《墙头记》。

    在孙振涛家里,他拿出一个纸盒子,里面装了十几个木偶的头饰,“你看这是凤冠,公主、新娘这种角色头上戴的,这个是像唐伯虎那样的小生头上戴的,颜色鲜亮,刺绣也比较华丽……”孙振涛说,这是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一批木偶道具,大部分是父亲那一辈演出时用过的。“像这些古老的木偶道具能保存下来的就只有这些了,有的即使是保留下来也已经残缺不全了。”他有些惋惜地说。

    功夫:道具表演与人合一

    提起宁阳木偶戏,宁阳堽城镇宣传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在2010年4月份举行的东岳庙会上,一段宁阳木偶戏表演赢得了现场的阵阵喝彩,小木偶不仅把人的基本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还能做出拿笔写毛笔字,转手帕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当时,在场的不少老年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50年没见到这样的木偶表演了。”一个大胡子老外拉住表演者孙振涛、韩兰英要和他们拍照留念,还要拿出几万块钱来买他们一个木偶,但这个要求被孙振涛的妻子韩兰英拒绝了,她说:“这是我们祖传的木偶,就剩这几个了,不能卖掉。”

    记者了解到,与内操纵木偶不同,在扬州、漳州等地盛行的木偶都是外操纵的,观众能看到操纵杆,而宁阳内操纵的木偶操纵杆藏在木偶衣服里面,观众看不到,这样就增加了真实性和奇特性。由于操控杆在衣服后面,木偶的动作变得更加细腻真实,不像外操控木偶表演时,让观众感觉像在看皮影戏一样。

    韩兰英告诉记者,表演宁阳木偶戏首先要有基本的舞台功力,唱、念、坐、打的基本功不能比一般的戏剧演员差。“学会了唱戏还要学习操纵木偶,一招一式都要百般苦练,在台上的时候要做到人和木偶形神合一,有的木偶脚上动作表现不出来,就要靠人来表现,木偶的动作眼神到那儿,人的动作眼神也要到那儿,这样才算做到了火候,这也是木偶演员比一般戏剧演员高明的地方。”韩兰英说。

    风雨:小木偶卷在被子里带出来

    记者从宁阳堽城镇宣传办公室了解到,宁阳木偶戏起源于清朝后期,从河北吴桥艺人传艺给宁阳县堽城镇的孙方振算起,距今已13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木偶传人已历经6代。

    说起宁阳木偶的历史,孙振涛不禁感慨万千,宁阳木偶的兴衰也伴随着他们家族的起起落落。孙振涛的父亲孙云清、叔叔孙云腾、哥哥孙振焕都曾在济南市木偶剧团工作,1962年,木偶剧团进京演出,孙氏父子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孙振涛描述了当年木偶剧团兴盛的情景:“剧团光木偶就有100多个,有西游记的全套布景和道具。剧团演出效果非常逼真,演到《西游记》中水漫金山的场景时,观众在下面就能看到水从舞台上哗哗地流淌,第一排的观众都在担心水会不会淹到他们。”孙振涛说。

    1987年,全国县一级的剧团全部解散,木偶剧团的事业又被迫中止。由于剧团的解散,孙家自筹资金制作的木偶道具也都散失了。孙振涛说:“剧团解散的时候,东西都不让拿走,现在你看到的两个小木偶还是我们夫妻俩卷在被子里偷偷带回来的。”在这之后,孙振涛又回到了宁阳老家,虽然正式的演出不多,但是夫妻俩一直没有放下练功,同时也教育孩子学习木偶戏。“父亲临死时交代我们,不管怎么困难,我们都要把木偶戏传承下去。”孙振涛说,传承木偶戏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族的使命。

    将排演现代剧目

    2006年,中央下发文件发掘民间艺术,沉寂了多年的宁阳木偶戏被重新发掘,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广泛重视。2008年,宁阳木偶戏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孙振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孙振涛23岁的儿子孙晓东,大学毕业后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工作。目前,他也加入到促进宁阳木偶戏发展的工作中。孙晓东说,前不久他和岱岳区一家文化传媒酒店签订了协议,酒店同意给他们剧团提供专门的排练教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室。“那里将成为剧团发展的固定地点,不出问题的话,下个月我们剧团的人马和所有木偶戏的道具都要搬到那里去。”他兴奋地说。

    孙振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收了十多个徒弟,都是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些人大部分是从民乐团中选拔出来的,现在还在基本功练习阶段,以后他会从这部分人中选拔优秀的收为门内弟子。

    在木偶戏道具和演唱发展创新方面,父子俩也有很多想法。孙晓东拿出一个新制作的竹制骨架说,现在他们正在研究怎样给木偶套上骨架,因为内操纵的木偶有个的缺点,就是人物形象过于扁平,他们要给木偶套上骨架,使木偶形象更丰满、更逼真。

    在木偶戏剧目上,他们也要多加创新,不仅表演传统剧目,还要创新排演现代剧目,做一些现代人物的服装和配饰,使古老的木偶剧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思想和口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氏木偶:刻木牵线说人生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