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龙 见习记者胡昌清
在刚刚结束的“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中,济宁市就业部门通过举办洽谈会等多种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对零就业家庭进行援助,同时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措施,有针对性帮扶这一困难群体就业。今年以来,济宁市共有133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在就业部门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实现了“帮扶一户,稳定一户”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
失业女工:有了新工作,自己很有干劲
8日上午,记者采访胡妍的时候,她正利用下班时间在市场上推销自己加工的虎头鞋。这位48岁的失业女工,在困难生活面前显得非常乐观,“政府帮忙找到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到综合执法局做协管员工作,这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胡妍对记者说。
2003年,因为企业破产,在织布厂工作了十多年的胡妍无奈地失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工作的她感到非常迷茫,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心里也非常郁闷。如此变故让只有母女两人的这个单亲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当时孩子正上中学,娘俩四处租房居住,柴米油盐都没有着落,只好给人家做些零工补贴家用”谈起刚刚失业那段时间的生活,胡妍用“人生低谷”四个字来形容。
“零就业家庭”援助让这个家庭的生活出现转机。2007年10月,首批由政府出资购买100个公益性岗位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招聘。和胡妍一样,100名刻苦耐劳的就业困难人员走上了综合执法协管员的岗位。从当年国庆节开始,济宁街头多了一群清除乱涂乱画,协助城管队员处理乱摆、乱放违规行为的协管员。
“上班后,感觉做什么工作都很有劲。”胡妍说,虽然每月只有六七百块钱的收入,但是,政府帮忙解决了各项社会保险补贴,退休后也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再加上自己平时加班加点做些虎头鞋赚些零钱,正上大学的女儿也有奖学金。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政府给帮忙找到“饭碗”,生活还是很有奔头的。心态很好的胡妍这样告诉记者。
困难家庭:摆脱零就业,全家有了奔头
与胡妍一样享受到就业援助的陈女士正在市区某单位从事保洁工作。她对自己今天的生活感到非常开心,“从前一家三口全靠低保生活,两口都是失业职工,孩子正在上技校。每到冬天,丈夫严重的哮喘病发作,只能靠围着火炉生活,连家务活也干不了。四十多岁的我找工作四处碰壁,一家三人糊口都是件难事。”陈女士来到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援助窗口,申请能给自己找份工作。
经过积极协调,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为陈女士找到一份保洁工作。工资不是很高,能够续缴自己的社会保险,陈女士已经感觉到非常满足。随后,就业服务部门又协调为陈女士落实了社会保险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能够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能够有一份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摆脱了零就业的困境,这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济宁市就业办公室就业科金霞科长告诉记者,实施再就业援助是一件民生大事。他们陆续对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夫妻双下岗、父子双失业及单亲抚养子女的特困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逐一调查核实,而且按行业分类全部输入了微机,建立了重点帮扶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同时承诺,如果零就业家庭不挑不拣,24小时推荐就业。
针对这部分就业特困群体年龄偏大,文化偏底、技能单一、缺乏市场就业竞争力等诸多因素。就业服务部门采取了专场洽谈、日常推荐介绍、“送岗到家”、建立再就业绿色通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帮助这些家庭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
济宁市就业办>>
出现一户帮扶一户实现动态消零目标
济宁市就业办公室徐保国主任表示,城镇“零就业家庭”是指本市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
记者从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了解到,11月22日至26日期间,就业部门举办了主题为“传递就业关怀,实现稳定就业”的“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人力资源市场为已招用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用人单位免费提供招聘摊位,还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政策咨询服务。
目前,济宁市已经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将消除零就业家庭作为充分就业社区的认定标准之一,并建立了零就业家庭的专项登记统计制度。对申报认定的零就业家庭,一个月内确保实现一人就业,确保实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的工作目标。截止到12月份,济宁市就业部门通过就业政策宣传、专项职业指导、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已经对133户零就业家庭帮扶就业,实现了动态消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