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2月9日(记者范少伟)“怎么倒出的大米都有白点呢,质量不太好吧?”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大米上的白点,市民看法不一。农业专家指出,白点只是大米脱壳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与营养价值无关。
12月9日上午,在琵琶山路某大型超市,一位消费者看着工作人员倒入米缸里的大米说,白点太多了,质量不好,“可能因为成熟期晚或者光照不足才形成白点的,质量肯定不好”。而正在购买大米的另一位消费者则认为白点多的是今年产的新大米,比较新鲜,吃着比较香。
“有些市民在选购大米时专门挑选带白点的,但也有的消费者不喜欢。”铁塔寺附近某粮油店老板认为,大米上的白点可能与品种、光照时间、生长环境有关系,但有无白点对销售并没有影响。
大米上的白点怎么形成的呢?对此,济宁市农委农技站的徐成东介绍,市场上销售的大米都是经过脱壳加工处理留下的胚乳,在脱壳过程中,机器去掉米粒上的胚后,可能会在大米原来胚的位置留下痕迹,就成了消费者看到的白点,“可能会影响外观,但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质,和白点几乎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