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0值得一读的长篇小说
  • 2010年12月27日 作者:
  • 【PDF版】

    文/张丽军

    2010年,张炜的《你在高原》、贾平凹的《古炉》、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叶兆言的《苏珊的微笑》、扎西达娃的《骚动的香巴拉》、韩东的《知青变形记》、王海g的《成长》、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新传》、六六的《心术》、万方的《纸饭馆》、关仁山的《麦河》、李师江的《中文系》、刘醒龙的《政治课》……文学名家与新星的作品,一齐闪耀在中国文坛的天空。这里就一些热点作品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1.张炜《你在高原》:考察中国人的精神地质构造

    继《刺猬歌》、《芳心似火》之后,张炜2010年出版了系列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毫无疑问,张炜的《你在高原》是2010年文坛最为闪耀的亮点。对于这样一部跨越22年、计有10部、长达39卷、450万字的超长篇小说,张炜说,这是一部“行走”的书。《你在高原》的“行走”,既是现实物质性空间的行走,也是在历史性文化空间、精神空间、生命空间的行走、对话与思辨。在多重文化空间的“行走”中,张炜作为一名“地质队员”,从50后的审美视角考察出了百年历史空间下中国人的精神地质构造的内在“褶皱”、“隆起”与“变迁”。这不仅是一部为当代追寻理想、探求精神的“深度阅读者”而写的文学巨著,也是一部与时间抗衡的、面向未来的艺术之作。

    2.贾平凹《古炉》:轻松俏皮的抒情之作

    近几年,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精彩纷呈,精品不断涌现。在引起强烈关注的《秦腔》、《高兴》之后,2010年贾平凹推出了一部展现遥远的少年时代生活的文学力作《古炉》。民间性的人物形象狗尿苔、行运、秃子金、水皮,活灵活现。类似阿Q的狗尿苔最忌讳别人说帽子,被村里人调侃着。《古炉》这部长篇小说呈现了一种迥异的个体性、自传性、抒情性的艺术格调,轻松愉悦活泼,这对于阅读惯了贾平凹宏大叙事、深切人文关怀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调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愉悦的阅读享受。

    3.迟子建《白雪乌鸦》:动荡中的平和之气

    在2008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后,迟子建2010年推出了一部同样描写东北人文历史风情的长篇小说《白雪乌鸦》。《白雪乌鸦》沉入哈尔滨城市的历史深处,挖掘出了一段非常时期的灾难与温情、粗犷与细腻、惶恐与宁静的交织着多元文化、情感、历史的小人物悲喜剧。《白雪乌鸦》不仅把当时的政治风云、社会形态、文化背景、内忧外患情状呈现出来,重要的是作家找到了赋予作品生命的精神元气。在被瘟疫击中的傅家甸老船世界里,迟子建嗅到了老哈尔滨的气息———动荡中的平和之气:一部作品开始了它的生命航程。

    4.刘玉栋《年日如草》:变“狡猾”了的进城农民

    2010年《年日如草》的出版,对于刘玉栋本人和整个70后作家群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农民如何融入城市、进入城市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化的中心问题。《年日如草》秉承了刘玉栋一贯的艺术风格,洗练、宁静、幽默、诗意,呈现了一个长时空下圆形人物形象的心灵史。作者塑造了一个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二代进城农民形象曹大屯,突破了以往文学作品中的进城农民形象:他在与城市生活的磨合过程中,发现了与城市打交道的方式,变得“狡猾”了,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获取自己的利益。这恰恰是一个边缘人在城市生活的宽阔空间,他找到了。

    5.徐则臣《水边书》:青春的秘密、激流、漩涡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的徐则臣,以江苏水乡和京漂生活为审美观照的精神背景,创作出《跑步穿过中关村》、《啊,北京》等20余部具有浓郁当代生活气息和底层生活经验的优秀中篇小说,引起评论界的强烈关注。2010年的《水边书》,作者又一次返回江苏水城故乡,完成了一次独具成长标志的精神洄游之旅。17岁的陈千帆,通过对租房而居的郑辛如、郑青蓝的观察、发现,以及周围的世界对这一对母女的不同情感态度和她们的回应方式,书写出他在善与恶、欲望与现实、拯救与破坏、英雄与庸俗等悖论挣扎中艰难的成长蜕变,包孕了一个少年对世界秘密的渐次剥离而带来的内心隐痛与青春忧伤。看似无事、平静、缓缓流淌的青春河流,底下却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激流与漩涡,一起涌向浩荡、开阔的生命港湾。

    6. 金仁顺《爱情走过夏日的街》:当代人如何寻找自我与真爱

    以美女作家而闻名的金仁顺,201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爱情走过夏日的街》延续了她以往的文学魔力,以母亲的去世、酱汤馆的去留问题为中心线索,讲述了一个现代朝鲜族青年女子的爱情故事,表现出了这位才情卓异的作家对爱情、欲望、友情、性爱的真切独特的理解与思索,启示当代人如何去寻找内心深处的自我与真爱。

    7.六六《心术》:医生的精神危机

    曾创作《双面胶》、《蜗居》等现实热点题材作品的作家六六,其长篇新作《心术》依然继承了这一审美风格,直面有“热度”、有“难度”的社会问题—“——医患矛盾”。小说以一家上海三甲医院颅外科医生们的工作情状、生活困惑、情感纠葛、医患纷争为艺术表现内容,详尽披露了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社会、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鲜为人知而又复杂难言的多元关系。小说的艺术形式新颖独到,用“网络论坛”、“私人日记”、六六“自述”等各类文学表现形态,写出了医生不为人知的苦衷难处。信仰、希望和爱是人最宝贵的东西,贯穿小说始终。

    8.王秀梅《血红雪白》:女人的血色“奋斗”之书

    擅长讲故事的王秀梅,在畅销书《婚姻》之后继续关注女性婚恋问题,201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血红雪白》。小说主人公张惠、王小雅这两个美丽的烟台女知青稀里糊涂跟当地农民发生了性关系,生下了小说叙述人“我”(林雪)和杨雪,被命运束缚在了贫瘠的农村。她们的理想、爱情、身体和灵魂受到了无情的摧残。这是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但她们不停地在抗争,彼此之间既互为敌人,又惺惺相惜。女儿继承了她们的美貌,也继承了她们的疼痛……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女人苦难与抗争的血色“奋斗”之书。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0值得一读的长篇小说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