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0,寂寥文坛留下了什么
  • 2010年12月27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葛亮

    有人说,即将过去的2010年,现实主义作家们好像集体失语了,没有发出什么关注社会的声音,也没有捧出轰动一时的文学力作;还有人说,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文学已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淡出公众的视野。然而,行内人士则说,传统作家更习惯或喜欢默默耕耘,他们在寂寞中写作,在平静中思考;退出喧嚣的漩涡,远离功利的目的,其实文学才真正回归其常态。  那么,2010年的文坛,到底留下了什么?

    非传统作家获得更多曝光率

    作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知名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邮件专访时就认为,袁腾飞、当年明月等畅销书作者和网络写手都可归为作家的行列,只不过“他们提供给读者的东西也许与传统作家并不相同”。

    社会的浮躁让这些非传统作家获得了更多的曝光率,占据了更多的新闻版面。其中,韩寒可以成为一个解读的范本。每当他发表一篇新的博客,总能引来数万乃至数百万的点击量。当他被《时代周刊》选为2010年度候选人时,更是引起一阵“骚动”。

    不论是贬还是褒,现在的韩寒已成为一个符号。他那些带有反讽意味的话语,戳破了早已存在的潜规则,普及了一些本应存在却一直缺位的常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寒更多地成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一个作家。

    韩寒这种新型作家,显然与习惯在书斋内奋笔疾书的传统作家大不相同。吴义勤就说:“作家,我觉得还是应该以作品发言或者以作品面对公众更好些。”

    但是,以作品发言远不及一张“作家富豪榜”来得刺激。这张榜单公布后,不仅仅引起了文坛的震动,更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社会议论。有人指出,“作家富豪榜”全数字化的考量,渗透出强烈的“市场气味”,直接体现出文学的功利化、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作家的富豪化或明星化,作品市场化,或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功利成为作家的诉求,市场成为衡量作家价值的尺度,这简直是荒谬的。

    作为一家之言,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这也并不是说,作家就不能有钱,有钱的作家未必写不出好作品。其实引起大家争论的仍是有力度的作品和有影响的作家的缺失。这张榜单只不过恰恰提供了一个发泄口。

    而在这些喧哗与骚动过后,普通的读者又能获得什么?

    传统作家平静而充实

    在畅销书作家各领风骚过后,传统作家仍在默默耕耘。先不说有媒体在2010年初就抛出的那个耸人听闻的标题———“2010作家集体焦虑”———有多少科学性,其实焦虑又有什么不好呢?

    吴义勤说:“在这样一个时代,作家有焦虑感是好事情,无论是为国家、为民族还是为文学自身。这也是现代中国以来的一种人文传统的延续。”

    此外,随着网络小说等新型文学样式的兴起,现实主义力作的缺失曾成为批评作家的一个借口。而对于何谓现实,论者又多有不同。吴义勤显然抱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在中国,你永远不要担心文学不关心现实。现实主义的作品永远是中国文学中最不缺少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除了对作家的关注,不少人还将目光聚焦到作品上。在年终的时候,又有一家媒体刊文称,2010年传统作家新作寥寥。今年深圳读书月期间评出的“2010年度十大好书”,也没有一本书出自中国传统作家之手。

    “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不能以年度来划分。精神创造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是时间的概念能说明的。拿长篇小说来说,其从构思到创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不是在其出版的年代一下子完成的。作家某一年推出作品多,某一年推出作品少,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微言大义,更不应该与精神危机等耸人听闻的说法联系在一起。”吴义勤显然对“传统作家新作寥寥”的论断多有不认同,他继续说道:“我也不觉得这一年传统名家新作寥寥,张炜的《你在高原》、贾平凹的《古炉》等不都是这一年推出的吗?”

    假如说畅销书作家因占据了更多的版面而造成传统作家失落的印象,那么这一印象多少有一些虚幻的成分。毕竟,关注力不等于影响力。

    吴义勤说:“在功利主义的时代,抚慰现代人心灵的使命恰恰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和文学才更有能力承担。畅销书作家确实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其实与文学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因此,传统作家并不会因此而产生失落感。”

    于是,对于传统作家而言,2010年又是平静而充实的一年。

    文学已淡出公众视野焦点

    在如今的数字化和娱乐化社会,人们除了忧心手写文字的衰落,还要忧心传统作家到底还有多少影响力。因此,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疑问是,文学边缘化了吗?作家边缘化了吗?

    边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了中心才有边缘。如果单从动静大小来说,相对于网络作家、畅销书作家,传统作家确实动静小了些。再放大范围,相对于经济、民生等热点话题,文学确实已不太能成为公众的注意力焦点。

    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边缘确实存在。不过具体到精神或者个体的层面来说,在浮华过后,阅读等精神需求仍有广泛的市场。印在纸面上的文字仍比网络上的虚拟符号更有力度。

    吴义勤说,边缘化是一个主观的说法,它与人的主观感受有关,并不一定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文学本身来说,他不觉得文学边缘化了。但是比较文学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关注中心的时代以及全民具有文学性冲动的时代,今天的文学也许有一种“功能”退位的感觉,这其实是文学回归自身的一个很好的状态。

    文学的“功能”在退位,但作家的功能不能退位。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有影响力的声音依然是稀缺的。特别是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更需要能直指人心的文字和声音。

    作家作为潜在意义上的“准公共知识分子”,通过文字来传播观点和态度,他们的发言不应缺位。

    吴义勤说:“在功利主义的时代,抚慰现代人心灵的使命恰恰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和文学才更有能力承担。”他认为,“写好自己的作品、写出伟大的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大概是作家们在推广读书方面所能做的最大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0,寂寥文坛留下了什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