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志刚
广州亚运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199枚金牌,在时过境迁之后,渐渐成为浮云,飘散到记忆的各个角落。相反,一位媒体记者所发出的看似偏执的质问,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场“举国体制”与“全民健身”之间的论战就此展开,以往心照不宣的龃龉,正式变成了面红耳赤的争执。
一石激起千层浪
11月13日,广州亚运会正式开幕。第一个比赛日,中国军团狂揽19金独占鳌头。11月14日,杨明一篇《中国独大是讽刺》的文章面世。 杨明认为,“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体育等同于金牌,把体育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在亚洲,我们的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人均比绝对排不进前10名,就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这20年中,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然而,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这难道不是讽刺吗?难道这不令我们汗颜吗?”
“举国体制”的反击
杨明的文章,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反应。11月15日,江苏体育局局长、中国亚运代表团副秘书长殷宝林率先向杨明“发难”:竞技体育争金牌有什么错?竞技体育争金牌和发展群众体育有什么矛盾?某些记者为出名,总是炮制一些所谓“高论”,这简直是颠倒是非! 而在11月18日,中国体育界元老、国际排联主席、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杨明的观点“有片面性”,“所谓的金牌战略,要淡化金牌的意义,主要是对政府体育机构而言,但对运动员不存在淡化金牌的意义。” 在某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这一争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广州亚运会的关心。
被误读的“体育”
实际上,争论的出发点在于,竞技体育带来的金牌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的全民素质,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人民来说,哪一个更加重要?体育本身,应不应该继续被附加上更多的社会意义?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体育在中国都承担着体现国力、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甚至振兴中华的重任,但在新时期我们需要重新分配有限的体育资源,更多地让“体育”回归强身健体的职能。 是杨明误读了体育,还是官员们误读了体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是非很难说清楚。有一点可以确定,杨明那篇文章给中国体育界带来的强烈刺痛感,有着积极的警醒作用,并且具有超越体育范畴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