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文化新地标”不仅有助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更有助于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摆脱日渐凸显的“城市病”症状,这就需要凝聚科技力量,吸收传统营养,体现时代精神。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活动历时近3个半月,最终确定了“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20个“齐鲁文化特色新地标”以及6个“最受期待的齐鲁文化新地标”,山东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化新地标”。
所谓地标,就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区域或建筑,并体现该地区的风貌及发展建设,比如纽约的帝国大厦、迪拜的哈里发塔、上海的金茂大厦等。齐鲁大地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地方,自然不乏标志性的区域和地点。而由本报、省旅游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这次评选活动却着眼于“文化”和“新”,就有与众不同的含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提速,国内不少地方争相建设地标性建筑,楼宇比高度、广场拼面积,背后却是金钱投入的较量。如果城市建筑一味地贪大求洋,割裂了文化的传承,抹杀了城市的个性,也许能算得上一个标志,但并不能给城市的形象加分,反而可能成为败笔。所以,这次评选活动以文化为标尺,接受群众投票,正是力求以文化引导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终确定的“文化新地标”各具特色,但有一个特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在这些文化标识中,没有制造“千城一面”的超高层建筑,也没有社会上流行的克隆和抄袭,展示的只是先进的理念和令人赞叹的创意。
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得到各地读者的积极支持,因为它不是“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评选。它完全以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标准,既让专家发言,更让群众投票。一个城市建设得好不好,不能只看它的表面是否亮丽时尚,更应该考量市民的感受。盲目决策、大拆大建,既破坏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也伤害了市民代代相传的感情,不少地方在这方面都有痛心疾首的教训。
评选“文化新地标”不仅有助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更有助于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如建筑不能只是攀比高度,发展也不能只比较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增长,更应该看它是不是可持续的。在不断提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管理者在考虑城市扩张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城市的现代化,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摆脱日渐凸显的“城市病”症状,这就需要凝聚科技力量,吸收传统营养,体现时代精神。这次评选出的“文化新地标”堪称典范和样本,它们不仅会有力地推动山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将成为山东文化的新载体,成为齐鲁大地的新标志。
发展没有止境,文化没有高下,这次评选出的“文化新地标”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又被新的地标所取代,但只要符合科学发展的文化内核不被丢弃,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享受到发展成果的恰恰是当地的群众。这正是我们推动“文化新地标”评选的初衷,也是这次评选活动得以成功举行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