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富晓 见习记者 彭彦伟
别墅楼和健身器材,这里看上去和城里的生活一个样。 本报记者王鸿光 摄
“活了大半辈子,俺现在真是开眼界了,住着这三层楼的小别墅,可真不比城里人差多少!”28日中午,65岁的莒县陵阳镇陵阳街村村民董相明坐在儿子家宽敞的客厅里,一边跟老伴拉着家常,一边逗着刚刚放学回来的小孙子。三层小楼,六间卧室,306平方米,如今,在这个有248户村民的“小康村”,已经先后建起了202套别墅。
幸福的抱怨:
“房间太大了,打扫卫生累得慌”
走进莒县陵阳镇陵阳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三层楼的小别墅,每排5户,户户相连,整齐划一的布局,让人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的砖瓦房以及20多年前的那一排排茅草房。 从南面数第三排,最东头的一家,就是董瑞山家。董瑞山和妻子厉昌娟都在村里的企业工作,儿子在村里的学校上学。一大早,厉昌娟都是先把儿子送到学校,然后去上班,老公则开着车去厂里上班,生活和“城里人”一样。 走进董瑞山的家里,一楼的客厅,足足有七八十平方米,儿子经常开玩笑地说,坐在沙发上,都看不清楚电视上的字幕,一楼的西北角,则是一个车库,里面停放着一辆小轿车。 二楼一共有三个卧室,冬日的阳光透过落地飘窗,洒在人的身上,格外温暖,三楼还有两个卧室,“这么多房间,就是来一大堆亲戚,也根本不愁住宿了!”性格豪爽的男主人笑着说。 女主人厉昌娟一脸的幸福,从最初居住的27平方米的家属院,一下子过渡到这么宽敞的大房子,她也坦言正在慢慢地习惯着,偶尔会抱怨道:“房间太大了,打扫一次卫生得用半个多小时,有时候觉得累得慌。” 走在村里,上午的时间极少能够在别墅里见到人。“这个时间,最难找人了,大家都跟城里人一样,在村里的企业里上班呢!”村里的负责人一脸的骄傲。 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介绍说,村里一共有248户人家,700多口人。2007年,村里开始计划对房屋进行统一的改造,由村里给每户补贴20万元,村民自己出10万元,盖起了202套别墅,不想要别墅的村民,由村里出资盖公寓,免费居住,对一些不方便住楼的老年人,村里还出钱盖了老年公寓。
房子的记忆:
一家人挤在一间茅草屋
今年65岁的董相明有四个孩子:三个闺女,一个小儿子。一年前,儿子一家三口搬进了这个面积达306平方米的房子,老人说,这一套房子,孩子只出了10万块钱,其余20万元由村里统一补贴,“这个钱,花得值啊!” 之所以觉得这个钱值,董大爷的老伴告诉记者,闺女打算在县城买套房子,“96个平米,总价在40多万元,跟家里这个房子一比,差别太大了。” 在老人的印象中,房子的事始终是他们关心的大事:儿子结婚需要盖新房子,闺女出嫁更是得看看对方的房子是否宽敞。“我们那时候,都没人愿意往这个村里嫁,现在条件可好了,村里的小青年特别抢手,年纪轻轻的就早早订婚了!”大家说起村里的变化,最先提到的,就是村里的小伙子找对象早已不是问题,“要是放在20多年前,村里的光棍能组成一个排呢!” 而在村子的西北角散落着几间平房,住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今年57岁的王明亮刚刚吃过午饭,悠闲地在院里劈柴,说起村里房子的变化,王大爷有些激动地说,“真是做梦也不会想到,咱这么个农村,能住上让城里人眼馋的别墅,真的是心满意足了!” 王大爷扳起手指头向记者如数家珍,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家人挤在一间茅草房里,冬冷夏热,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村里也没有一条正式道路,每逢下雨,路上几乎不能走人,大家连吃饭都成问题,根本顾不上房子。到了1987年,他在马先富书记的号召下,率先砸倒房子,重新翻盖,红砖灰瓦,窗明几净,“心里一下子亮堂了。” 如今,在高楼别墅的映衬下,平房更像老年房了,“村里有规划,让我们搬到免费的公寓楼上住,可现在还觉得有些舍不得,先在老房子里住着吧,习惯啦!”
给自己打工:
700多人的村雇着上万人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面给别人打工,现在变了,不但村里的人在自己的企业上班,连外来的一些务工人员也在我们村里的企业打工。”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主要以种植芦笋为主,种植面积达300余亩,亩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 在陵阳街村与韩国、匈牙利客商合资兴建的日照东莒果菜食品有限公司,马先富手拿着一根芦笋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样一根芦笋,出口到国外,能卖到三四美元,而收购价格还不到一块钱,“不过,我们现在只是初加工,价格跟着市场走很不稳定,下一步,我们准备建立一个芦笋深加工基地,争取得到更大的附加值。” 如今,陵阳街村有13个企业,只有25%的村民在搞农业种植,其他村民都参与了蔬菜的流通环节,“在俺们这个村里,有一个种菜的,就有三个卖菜的。”马先富爽朗地笑了起来。 现在,陵阳街村每年的工农业总产值能达到20亿元,村集体经济每年纯收入突破2000万元,人均收入13000多元。 随着陵阳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始涌入陵阳街,陵阳镇招商办主任谢建伟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来我们这边打工的,固定人员就有8000多人,如果算上季节工的话就更多了。”现在的陵阳街村人已经完成了从给人打工到别人给自己打工的华丽转变。 马先富介绍说,现在村里虽然只有700多口人,但是目前全村的就业人口有10000多人,基本全镇的蔬菜都靠他们加工。现在,芦笋的产量是山东省第一,销售市场也已经扩展到西欧几个国家和日本等海外市场。
“落后”的“先富书记”
在事业上总要处处争个“先”字的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马先富,在分房子的过程中,这次却落了“后”———村里超过80%的村民都住上三层小别墅,作为党总支书记的他和其他村两委成员却仍未入住。 谈及此事,马先富说,这些年来,头上的光环真不算少,既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又有全国乡镇企业家,不过,“这些荣誉在我的心里,都不如在近几年村里的选举中获得全票让我感到欣慰”。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马先富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是山东省第一批带头致富的典型,1984年马先富在一无厂房二无资金的情况下,毅然把自己苦心经营、价值35万元的3个厂子无偿地捐献给集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开始了艰苦创业之路。 “凡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事,都要抢在‘先’;而涉及自身利益的,都要拖到‘最后’。”马先富为自己和村干部们订下的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让他“名正言顺”地落在了后面。 马先富不仅在分楼上落了“后”,对于接踵而来的荣誉和出头露面的场合,乃至于金钱奖励,他总是能推就推,保持低调,先干后说甚至只干不说。 “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等老百姓欢迎、支持的事,要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牵扯到个人利益的事,一定要拖在后面;对与民争利、沽名钓誉,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事,则坚决不做!”谈及此,马先富一脸严肃。 不过,在和村民打交道时,马先富却异常贴心。村民辛崇玉,父母早亡,兄弟俩过日子,生活比较困难,屋漏偏逢连阴雨,辛崇玉偏偏又患了脑血栓。马先富知道后多次去医院探望,安排专人在医院护理,并带头捐款。当他把5000元钱送到医院时,兄弟俩感动得哭了。村民李会信,一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头脑,但苦于没有资金做买卖,生活一度比较紧张。马先富帮他筹资4000元开了小卖部,办起了饭店,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李会信经常说:“是人大代表马先富帮俺走上致富路,以后俺要跟着他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