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下小文谈
又到回家过年时
  • 2011年01月13日 作者:
  • 【PDF版】

            □叶小文

    ○叶小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著名学者,著有《小文百篇》、《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化对抗为对话》等多部著作,本栏目特邀顾问。

    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年味浓起来了。到车站、码头、机场一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回家过年!哪管“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哪管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从人群中,找个农民工兄弟打听,辛苦一年,为何把钱花在路上?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家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宗的墓、家乡水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从人群中,找个学者请教,君作何感?他会引经据典打动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报刊里,找个名人问问,过年

    何意?冯骥才说,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望着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浩大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张颐武说:春节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是对自己文化记忆的顽强保留,也是对家庭、亲情等重要文化价值的坚定守候。  是的,一部世界史,四大古文明,为何唯有中华文明延续到今不曾中断,历经蹉跎不掩辉煌?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有着这种最为顽强的文化记忆、最为深沉的文化认同。

    这是树根对泥土的眷恋,是水滴对大海的皈依。这种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一到过年就浓烈释放,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尽管全球化进程使许多东西化解,但回家过年的执着,显示着中国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的永不化解。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许多传统决裂,但一到过年,“家和万事兴”又重新开张,“和合”文化又大放异彩。过年就要回家。  11年前的春节晚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大江南北,感动无数人。11年后又是年关将至,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常回家看看”竟然提升到法律保障的高度。  最感人心是母爱,念兹在兹乃乡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我的故乡———贵州,那里的共青团员们就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动员他乡游子,为促进自己的贫困家乡发展做贡献。此举谓之“春晖行动”。一个朴素的口号朴素的行动,六年来应者云集,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教授、企业家、公务员,还是莘莘学子、务工农民、华人华侨,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参与到反哺故土亲人的行动中来。真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升华了的亲情乡情。  又到回家过年时。家,是为我们心灵“给力”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结”;年,是为我们民族的年轮增添缜密和厚度、生生不息的“同心结”;而“年文化”,牵动着为我们的大“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心同德同奋斗的“中国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回家过年时
次谨信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怜子如何不丈夫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