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
集中集约用海 联动治理护海
  • 2011年01月18日 作者:
  • 【PDF版】

    侯英民(资料片)

    本报记者 刘红杰 通讯员 丁志习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消息传来,齐鲁大地一片欢腾。记者采访了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侯英民指出,就海洋与渔业部门来讲,抓住机遇推进海洋综合管理,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贯彻实施,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整合五大海洋要素

    建设九大用海区

    记者:我省最早提出“海上山东”,到现在的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体现出我省发展战略定位有什么样的变化?

    侯英民:《规划》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全局。《规划》体现了我省发展战略定位的重大跃升,这是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之后,我省又一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从“海上山东”的提出到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我省不但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是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蓝色经济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记者:《规划》说明我省的发展思路转变了吗?

    侯英民:是的。《规划》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推动海陆联动发展,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规划》特别强调,要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海陆统筹规划建设,推动海陆联动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思路,指明了今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记者:发展思路的转变在生产力布局方面有哪些体现?

    侯英民:《规划》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培育青潍日、烟威、东滨三个城镇组团,划分严格保护、控制开发、优化提升、重点开发四类岸段,整合岸、滩、湾、岛、海五大海洋要素,突出建设九大集中集约用海区。这一空间布局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功能明晰,优势互补。

    这体现了我省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对空间资源要素实行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全省宏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加快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编

    记者:就海洋与渔业部门来讲,《规划》有哪些重大的指导作用?

    侯英民:《规划》体现了海洋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特别是推进集中集约用海、探索人工岛管理新机制、创设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等,均为全国首创,具有极强的示范引导作用。

    国务院在《规划》批复中强调指出,要推进海洋综合管理,这明确了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着力点。海洋综合管理是当今世界海洋管理的新趋势,它是基于生态系的集海洋空间布局规划、海域使用法制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监察执法管理、海洋公共事业服务于一体的海洋管理新模式。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要大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实施搞好服务。

    记者: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很多项目涉及用海,比如说建人工岛,我们如何管好海?

    侯英民:我们会进一步细化完善与总体规划相配套的用海专项规划,各类用海都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加快新一轮全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统筹协调各行业用海,力争国务院尽快批复,为今后十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空间资源支撑。

    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规划、海洋生态保护规划、海岸与海洋空间布局规划、海岛保护规划、海砂利用规划等配套规划。

    尤其要大力推进集中集约用海,使每一个集中集约用海片区成为一个蓝色经济高地、优势产业集群和生态环保示范区。

    稳定渔业发展维护渔民根本利益

    记者:用海免不了产生污染,我们如何保护海?

    侯英民:搞好海洋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海陆一体化污染联动治理机制,实行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

    加大海洋保护区建设力度,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类型齐全、管理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实施海岸带海域海岛整治修复工程,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健全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赔偿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积极做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

    记者: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同步推进渔业现代化?

    侯英民:以改善渔区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渔业“双十工程”为抓手,推进渔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提升养殖业,做大增殖业,优化捕捞业,做强加工业,拓展多功能渔业产业,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在这其中,尤其要处理好渔业用海与工业城镇建设用海的矛盾,划定渔业基本保护水域,对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重要水产增养殖区等实行强制保护,稳定渔业发展基础生产力,维护渔民根本利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中集约用海 联动治理护海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