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奢侈品消费的是动力还是无奈?
  • 2011年01月18日 作者:
  • 【PDF版】

    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拿出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有调查发现,中国的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花在奢侈品上的财富甚至不止40%。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岁到40岁,而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多在40岁至70岁。不差钱买得起奢侈品的年轻人只是少部分,而那些“差钱”的年轻人为何也如此热衷购买奢侈品?对奢侈品,他们更多是迷恋还是无奈?

    天边:我在上海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最近咬牙买了一个标价5700元的erragamo白色挎包。我去年才从学校毕业,现在一个月收入也不过4000元左右,为了买这个包,我两个月没有买一件衣服,天天在公司吃盒饭。相比套装来说,一个包可以天天带,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挎上后确实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了。

    妍心小狐:奢侈品之所以昂贵,是与它的品质分不开的。我有一条4000多的裤子,已经穿了3年了,依然很经典。同样,一个1万元包包的品质肯定要好过一个100元的包。

    令狐补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想对年轻人说:千万不要太早接触奢侈品,一来金钱遭不住;二来,用惯了真的戒不掉。

    农家女儿:这些年轻人都是“富二代”吗?其实不然,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学生或啃老族),但他们会利用超前消费方式(信用卡透支)或借贷款,还会用省吃俭用几个月后攒下的薪水去购买成千上万元的名牌包,然后提

    着这个包去挤公交车。

    大漠媳妇儿:象征身份的奢侈品也许会成为年轻人奋斗的动力,鞭策他们努力工作。但不想踏实工作,却想图捷径,不劳而获,难免会铤而走险,付出代价。

    别问我是谁:要量力而行,已有的经济实力只能享受一次奢侈消费不强求两次,更不要因为自己不能像别人那样时时享受到奢侈消费而消得人憔悴。

    春天里:如果有经济实力,买几件奢侈品确实无可厚非。但现在有部分人因为羡慕有钱人,想要攀比、跟风,在经济实力达不到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买奢侈品,使得自己入不敷出,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排山倒海:一个人,如果只能靠奢侈品来堆积自信,那一定是他的内心有着无法掩饰的自卑。

    柳春风:没钱还热衷买奢侈品,这是一种畸形消费。我还不算太老,身边不乏那些追求名牌的年轻朋友,但我

    并不觉得我不穿名牌有什么丢脸的,也不觉得那些用奢侈品的人就高人一等。我也认识一些比较有实力的朋友,他们并不追求名牌,只要求穿得舒适就行,非重要场合着装简约大方就行。我想,很多有钱人正因为已经够自信了,不怕别人误认为自己没钱。相反,那些内心不够强大的,需要用名牌来装点自己的人,其实也是虚荣心作祟。

    独行侠:据说有些外企里的女白领,为了在气势上压倒人,几乎把工资都用来买奢侈品,而回家没人看到时则煮泡面吃,更别说来自房贷以及其他的压力。这样的紧张与吃力,很难让人相信,她在穿名牌服装时,能流露出自信的感觉。自信不是用名牌堆积出来的,一定要有内心的从容才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6年店庆:饕餮盛宴惠动全城
为生活中的“小人物”感动
奢侈品消费的是动力还是无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