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外语教授爱上古代文学
为实现年少时的夙愿,76岁的刘克智退休后坚持写作出书
  • 2011年01月18日 作者:
  • 【PDF版】

    刘克智老人在家中看书写作。

    文/片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明亮的客厅里放着一张书桌,桌子上摆满了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和写作稿纸。16日上午,记者见到刘克智时,他正在看书学习,边翻书边写笔记。刘克智从济宁医学院退休后,每天都会坚持写作六七个小时,已经有十多年了。 

    刘克智是济宁医学院的外语教授,精通法语、俄语、英语、拉丁语等语言。他幽默的谈吐、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唐诗学习指南》是我写的第一本有关古代唐诗的书,几经周折终于出版了。”刘克智拿着一本厚厚的精装书感慨地说。 

    从1992年开始写,到2004年,用了12年的时间才完成《唐诗学习指南》初稿,一共200多万字,写初稿用的纸摞起来有30公分厚,食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初稿写成后,刘克智的爱人周淑娴帮他打成了电子版。 

    “我少年时的梦想就是考上北大,学中文,这也算是完成了我年少时的愿望吧。”刘克智谈到他求学时的经历时说。年少时的刘克智勤奋好学,特别喜欢中国古代文学,读书时有记笔记,写卡片的习惯,现在家里还保留着三四十本当年做的读书笔记。但命运之神与他开了个玩笑,17岁高考时,刘克智阴差阳错地考上了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接着又考上了该院的研究生,与中文专业失之交臂。

    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中文学习,但对中文的热爱一直没有减退,经常阅读古今中外文人的名著。“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四句话就可以表达美的思想,美的境界,美的艺术。”刘克智说,退休后有了很多的时间,就想把自己对唐诗的理解写成一本书,经过广泛收集资料,反复字斟句酌,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加工创作。

    “人活着要有信仰,有梦想,有追求啊。”写过第一本书后,刘克智不断接到出版社的邀稿,之后又写了《唐诗赏析详解》、《行为决定寿命》等书稿。“写书就是想让别人分享我的幸福,对唐诗的理解和学习时的感受,这也是当教师的责任。”刘克智说,作为老师,很喜欢和年轻的学生们在一起,能感受到生命的朝气蓬勃和学习的积极心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外语教授爱上古代文学
无标题
仙营街道开展计生入户互查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