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威海1月25日讯(记者 侯书楠 通讯员 王春东) 2010年对于威海果农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去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为38.26万亩,同比增长1.8%,产量达到76.78万吨。而一级红富士苹果收购价更是创下7.2元/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
尽管2010年春季,威海遭遇持续低温天气,致果树物候期推迟。但由于预防措施得当,对苹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没有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2010年全市苹果产量达到76.78万吨,比上年增加14.31万吨,增长22.9%,占水果总产量的88.67%。尤其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增幅较大,产量分别达到64.89万吨和2.73万吨。苹果逐渐成水果中的支柱产业,去年全市76.12%的果园种植苹果。
除了产量大增,苹果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威海盛产的优质红富士苹果,酸甜适口,品质上乘,价格更是不菲。据调查,红富士苹果果径在85毫米以上的一级出口果,如今收购价每公斤由6.6元一直上涨到7.2元。而去年相同规格的一级出口果收购价为4.6元/公斤。即使一二三混级果的收购价也达到了5.4元/公斤,同比上涨42%。果价之所以能如此飙升,威海市统计局农调队副队长王春东认为:“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扬,带动了苹果价格的上涨。成本上涨也是今年苹果价高涨的重要原因。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一路上涨,人工成本也由往年的五六十元涨到了上百元。”此外,周边地区苹果减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价。
然而,产量和价格大增,却不能掩盖一些问题。苹果生产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大部分果农管理相对粗放,土肥水投入不足,花果管理水平低,从而导致苹果单产偏低。2010年全市苹果单产仅为2007公斤/亩,与高产果园相比差了一倍多。王春东说:“总体上威海的苹果质量较差,高档精品果较少,优质苹果所占比例偏低,苹果的商品价值不高。市场上出现了优质果供不应求和劣质果供大于求的现象。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栽培技术,提高果品质量。”